近观郁郁葱葱的古茶树,远望澜沧江边随风摇曳的竹海,岩茶山上,金风送爽……今年是我担任临沧市临翔区马台乡马台村党总支书记的第10个年头,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心愿,正逐步实现。
村里的事儿,要先知根知底。上任之初的3个月,我从天亮走到天黑,遍访全村746户农户,记了满满三大本、6000多页的笔记,收集整理出100多条意见建议。努力没白费,最初村民对我并不热情,现在他们愿意跟我交心,主动配合我的工作。
实现增收致富,必须打牢产业根基。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身携带笔记本,只要是群众关心的事,无论大小我都记下来。如今我床头柜的抽屉里放着24本笔记,“修路”“茶叶”“竹笋”“坚果”等是我笔记本里出现最频繁的词。马台村地处深山,早些年产业单一,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群众致富难。村两委从产业着手,确立了以茶叶为主,坚果、竹笋、红薯、果蔬等种植业及养殖业为辅的发展思路,先后发展岩茶2000多亩,进行茶叶嫁接改良4000多亩,种植竹笋2100亩,坚果4050亩,热区水果460亩,实现了产业的多样立体化。
办好村里的事,必须凝聚起全村的合力。2017年,我牵头组织建立了两个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开始仅10多户人家参与。看到参与户实现了增收,其他村民也纷纷加入。依托合作社,我们村与两家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协作发展岩茶、甜龙竹等产业,逐步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并引导鼓励群众与新型经营主体以产品销售、技术服务、务工等方式建立紧密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户增收、集体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目前,我们正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及种植品种,积极推进技术改良,动员19个村民小组“错位式”发展产业。几年间,全村已经形成了以岩茶、芽茶为支柱产业,坚果、甜竹笋、热区水果等多元产业齐发展的格局。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我深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在“实”。今后我将继续推动马台村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以产业大发展带动群众快增收,同时积极探索把传统农业和农产品的加工、服务、销售、旅游等结合起来,实现收益最大化,扎实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作者赵跃芳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马台乡马台村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