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中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10月13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海外过中秋 共叙团圆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10月13日   第 11 版)

  张子骁作

  《思乡》
  张熙骅(11岁)作(寄自英国)

  《花好月圆》
  罗嘉耀(十四岁)作(寄自荷兰)

  《情寄明月》
  朱添宁(9岁)作(寄自丹麦)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外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不少海外中文学校以该节日为契机,开展教学活动,赏月赏诗;还有不少海外中文学习者写下自己的中秋感悟,用画笔表达情感。

 

  思乡之情激励我前行

  张子骁(16岁)

  中秋夜,明月高悬,我站在这遥远的异国土地上,思乡之情如潮涌。小时候,我不太理解中秋节的含义,只记得姥姥教我背李白的《古朗月行》。诗中的“白玉盘”和“瑶台镜”似乎与我无关,但如今,这些诗句在我的心头回响,因为在这个特殊的夜晚,中秋的月亮如诗般明亮。

  渐渐地,我明白了中秋的意义,它不仅是团聚的节日,更是思念的时刻。对我来说,中秋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爸爸的生日恰逢中秋。这一天,我们全家团聚,庆祝爸爸的生日,那欢乐的氛围一直留存在我的记忆中。然而,自从我来到维也纳,无法再与家人共度这个特殊的日子,也无法再享受家乡的美食。每当这时,我总会思念家乡的亲人,想起那些温馨的瞬间。

  中秋是思念亲人的节日。在异国他乡,我度过了数个中秋节。每当中秋之夜,思乡之情涌上心头。我和妈妈与在国内的家人相约通过视频电话互道祝福,我还会为爸爸画一幅画作为生日礼物,虽然距离遥远,但我们的心紧紧相连。

  中秋是享受美食的时刻。虽然无法品尝到奶奶做的家乡小吃和姥姥亲手烤的月饼,但在异国他乡,我仍能品尝到妈妈学着制作的五仁月饼。

  中秋之夜,我会邀请朋友一起准备丰盛的节日美食,分享各自的文化。尽管我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团聚和友情的价值却是共通的。

  中秋节让我对家乡和亲情更加珍视,它在我的心中熠熠生辉。思乡之情激励着我在异国他乡学会独立和珍惜,坚定地走向未来。

  (寄自奥地利)

 

  盼望明年的相聚

  吴正邦(14岁)

  时间过得好快,可惜又是一个不能和故乡家人共度的中秋节,这让我回想起今年暑假回国时的团聚。

  我已经好几年没回过家乡了,也没和姥姥、姥爷团聚了。暑假回国,走下飞机,我在人群中找到了熟悉的身影。刚见到姥姥姥爷的时候,时间好像停住了。他们张开双臂,微笑着,我激动地迎了上去,和他们紧紧拥抱。

  这些年,我们兄弟俩的变化都很大。我不仅个子长高了,也变成熟了。在姥姥家里,到处都摆着我们小时候的照片,他们也许就是通过这些照片跟随我们成长的脚步。见到我们一下子长这么高,姥姥姥爷非常开心。

  每当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都先在姥姥的亲朋好友间传开。所以当我们回到家乡,大家对我们很是熟悉。邻居们看见姥姥春风满面地经过,都问:“这是你的两个大外孙呀?”我能感受到姥姥回答时的得意。

  天黑了,姥姥姥爷忙着做饭。听着厨房里传出的炒菜声,我们也想着能帮上什么忙,可每次都被家人抢先一步。忙乎半天,桌上摆满美味的菜肴,大家举杯庆祝团聚,那是多么温馨的一刻。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我想将姥姥姥爷温柔的目光印在脑海中,这目光让我在异乡不再孤单;我也想将和家人团聚的场景印在脑海中,这让我前行的路充满力量。

  又是一年中秋节。我吃着甜甜的月饼,但却尝到了苦苦的思念味道。我望着天上的圆月,盼望着明年的相聚。

  (寄自比利时)

 

  读《把酒问月》

  叶一言(15岁)

  在中国古诗中,月亮一直被赋予丰富的意义。以中秋月明入诗,比较常见。

  《把酒问月》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诗人借着描写月亮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在诗里,月亮是一个令人神往但又无法企及的形象,比如“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当我读到“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这句时,脑海中出现的是明月皎洁如明镜映照着宫殿,幽幽月光挥洒出清冷的光辉,这是多么美好壮观的景象啊!

  要说全诗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无论古人还是今人,在历史的长河里,都像流水一般,看到的明月却是同一轮。诗人关于明月长而人生短的感叹,深深地打动了我。

  《把酒问月》让我想到自己,正值青春,未来有无限可能;这首诗也让我想到父母和祖父母,以前我总埋怨长大的过程太漫长了,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时间却过得越来越快了。

  低头读诗、抬头望月,高悬空中的月亮不仅代表思念和团圆,还告诉我们人生的变化,更让我跨越时光,和李白等大家共赏明月,探究宇宙的无穷奥秘。

  与诗为伴,今年的中秋节真的是难忘而又美好。

  (寄自德国)

 

  四个人的家宴

  戴婷婷(17岁)

  厨房里传出炒菜的声音。爸爸、哥哥和我都已在饭桌边坐下了,一边听着当天的新闻,一边等着妈妈炒完最后一道菜。

  漂亮的盘子上摆着各种海鲜,这也是家乡的味道。爸爸妈妈的家乡在海边,不知道他们吃着海鲜,会不会想起年轻时和家人欢聚一堂的场景。

  在我们家,日常吃饭是我们4个人,中秋节也没变化,但感觉又有些不同。因为在重要的节日,一家四口一起吃饭有了别样的意义。在这一刻,我告诉自己,要学会珍惜当下,珍惜爸妈在身边的时光。

  饭后,妈妈从冰箱里拿出4个月饼,我们一人一个。妈妈喜欢五仁馅的,我选了蛋黄馅的,因为它甜而不腻,很适合我。

  我拿着月饼站在阳台上。一眼望去,街上挂满了一排一排灯笼,墙上都被照得红彤彤的,很是喜庆。这也是住在唐人街的优势,节日氛围浓厚,就算远离故乡,也能感到亲切。

  我向上望,高高悬挂在天空中的月亮闯入了我的视野。从古至今,多少诗人和文学家借月亮抒发情感,在他们的笔下,月亮浪漫、神秘,寓意丰富。

  我很庆幸家人在身边,月饼是圆的,月亮也是圆的,团团圆圆最是美满。我吃着月饼,想到明代徐有贞的《中秋月·中秋月》,正是“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寄自西班牙)

 

  月圆之夜的思念

  史皓元(13岁)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仰望天空,月亮显得格外皎洁、圆润。

  中秋节的思念是最真最浓的,它唤起了我们对亲人的思念。无论身在何处,无论生活多忙,我们都会停下脚步,回想起与亲人团聚的温馨时光。

  可惜的是,我远在海外,无法与在国内的家人共享这份美好。

  我喜欢中秋节,因为爸爸妈妈总是准备各种口味的月饼,还会邀请亲朋好友来我家共同庆祝。一家人围坐一起,分享美食、畅谈心事,其乐融融。

  受疫情影响,我们已经好几年未能回国探望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了。这个暑假,终于回国与亲人团聚了!乘坐10多个小时的飞机,我们抵达香港转机回到故乡。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希望未来的飞机能够更快,让回国探望亲人的旅程更加便捷。

  技术发展让我们可以通过视频通话和在故乡的亲人保持联系,但它却无法替代亲身陪伴。回到国内,看到亲人的感觉真好啊!可惜,我们仅度过了1个月的美好时光,便不得不离开。

  中秋节,在这个亲人团聚的日子里,我格外思念国内的亲人,期待再次与他们相聚。 

  (寄自美国)

 

  乡情缕缕

  翟信达(17岁)

  中秋,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与之相伴的,总是那一轮皎洁的圆月。

  苏轼曾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时候,每到中秋,最欢乐的事是一家人在夜晚的院子里,伴着微风徐徐,赏天上高悬的圆月。

  相较于遥不可及的月亮,小孩子们总是被另一样东西所吸引,就是摆在桌子上的中秋美食——月饼。当大人们都在谈论天上的月亮和家常时,我们兄弟仨的眼睛却不由自主地瞟向那小小的月饼,又心虚地东张西望,但我们这些小动作总是瞒不过爸爸的火眼金睛。每当这时,他都会把月饼切成小块,每个口味的都分给我们一些。

  等我们静下心来,再次抬头赏月时,妈妈说:“看到那边像勺子一样的7颗星了吗?现在勺柄指向的就是妈妈从小长大的地方。”看着妈妈的眼睛,我想妈妈一定是在想念她的故乡吧。

  后来,我们一家搬到了澳大利亚——和我们原先生活的城市相距很远的国家。

  上一个中秋节的晚上,按照惯例,我们站在院子里赏月,不同的是,院子里只有我们一家五口。弟弟们仰着头,在空旷的夜空中寻找星星组成的图案,就像在寻找故乡。

  尽管在国外,但中秋节依旧少不了我们的最爱——月饼。像往常一样,爸爸给每人分了一些。我坐在院子里,吃着月饼,不时抬头看天,却总感觉耳边缺了点什么,心里空落落的。

  “咱们给姥姥和奶奶打个视频电话吧。”妈妈提议道。

  视频电话接通了,姥姥的笑脸出现在手机屏幕上。“中秋快乐!”我们互相问候。

  “你们在那边都怎么样啊?”“我们都挺好的,您呢?”

  “我们也都挺好。你看,我和你们小姨在一起呢。”说着姥姥就把镜头转向正在吃月饼的小姨。

  “你们啥时候回来一趟啊,我可想你们了。”姥姥说。

  “我们也想您了,但一时半会儿还回不去,看哪个假期可以安排一下。”妈妈说。

  姥姥把镜头对向了天上的月亮:“今天的月亮可真圆呐。”妈妈也将镜头对准了天上的月亮。我抬头看,刚才被云彩遮住的月亮钻了出来,月光洒落在地上,好似被微凉的晚风吹动。

  大人们通过视频电话聊着家常,5个人的小院似乎也拥挤起来。那一刻,我只觉得心里无比踏实。

  我将目光投向悬在天上的月亮,我知道,无论何时何地,月亮都会捎去我的思念。

  (寄自澳大利亚)

 

  何时归故乡

  陈紫芝(9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从小就喜欢背《静夜思》,离开家乡多年,这首诗依然是我的最爱。

  今年的中秋节,我望着圆圆的月亮,想起了故乡和爷爷奶奶,也回忆起和他们一起过中秋节的情景,美好而温馨。

  我记得,每年中秋节前,爷爷奶奶都会买我喜欢吃的豆沙月饼,也会带我看花灯。在街上,我看到孩子们手提各式各样的花灯,月光洒在我和爷爷奶奶的身上……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看过花灯,我们回家边吃月饼边赏月,奶奶还会给我讲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

  我已经很久没回故乡过中秋了,希望明年能回到家乡,和爷爷奶奶一起过,重温儿时的欢乐!

  (寄自丹麦)

 

  我与中国节日

  陆思月(15岁)

  我来自乌干达,中文名叫陆思月,目前住在英国伦敦,学习中文已1年。

  在前不久的中文课上,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来历。它和春节一样,是中国人非常喜欢的节日,也寓意团圆。中秋节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在节日期间,人们会吃一种特别的食物——月饼。在英国,月饼卖得很贵。今年,我有机会和中国朋友一起吃甜甜的月饼,月饼里有一个蛋黄,我觉得它像月亮一样,真有意思。

  关于月亮的中国诗歌有很多,在中文课上,我们学的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而且我欣喜地发现我的中文名字跟月亮有关。

  1年来,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很多乐趣。比如,我爱上了写汉字,因为汉字像画一样,背后还有那么多故事。

  学中文也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在今年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我在学校早会上不仅用中文介绍自己,还介绍了这个节日的习俗,让更多的当地学生对这个节日有了认识,真的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

  在未来,希望我能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做个“中国通”。

  (寄自英国)

 

  感受浓浓节日气氛

  陈诗雅(14岁)

  今年的中秋节,爸爸妈妈为了和我们一起度过这个美好的节日,请假休息了一天,我和弟弟特别开心!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查了资料得知,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就已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等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色彩。

  对我来说,中秋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亲人们可以聚在一起享受美好的时光。而且,这一晚的月亮也特别圆、特别美丽!

  在中秋夜,唐人街社团有举办中秋活动的传统。街上有很多小朋友拿着各种各样的灯笼唱着、跑着,也有唱歌跳舞的表演者,还有来参加中秋活动的荷兰朋友……到处都是愉快的笑声,节日气氛很浓。这个时候,我会觉得,即使在海外过中秋,也不孤单。   

  (寄自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