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9月30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以“全人类共同的价值和尊严”推动全球人权治理行稳致远

杨博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9月30日   第 02 版)

  日前,《为了全人类共同的价值和尊严——中国参与全球人权治理的实践与贡献》智库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以详实数据和生动案例系统呈现了中国在全球人权治理中作为参与者、建设者、倡导者、推动者的重要角色,在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中的中国贡献,为丰富人类人权文明形态贡献的中国智慧,以及提出完善全球人权治理的中国方案。报告总结了中国人权保障实践中“论道”与“行之”的统一结合,也阐述了中国以团结合作、发展驱动、多边共治、包容互鉴破解当前全球人权治理困局的可行策略。

  以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全球人权治理

  联合国成立70多年来,国际人权事业蓬勃发展,人权主流化走向深入,但世界不公正、不容忍、不安宁的情势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依旧突出,国际人权领域面临“治理赤字”。“人人得享人权”这一崇高目标正遭受侵蚀。

  人权内涵经历了由反映地域性文化价值到呈现更广泛民众共同价值理念的变化。而联合国以“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为基石,实现“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目标,国际人权事业也自此掀开新篇。此后通过的国际性人权文书,汇集了各国人民的共同智慧,体现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可以说,当代国际人权理念和规范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集束性表达方式,全人类共同价值成为人权得以证成的文化根基,国际人权理念也不断丰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

  在《世界人权宣言》起草过程中,中国代表张彭春先生就提出宣言应体现多元文化视角,主张宣言在强调人人享有权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对社会和对他人的责任。而后中国在参与全球人权治理过程中,以平等包容的文明观解释和塑造当代人权理念和规范,并为体现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作出了持续努力。正如习近平主席在给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0周年座谈会的贺信中所指出的:“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秉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权治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世界美好未来。”

  以“三大倡议”推动全球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和平赤字、安全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造成的叠加风险,对人权保护造成极大挑战。俄乌冲突及其背后的大国博弈使生命权等基本人权受到挑战;日本政府一意孤行启动核污水排海使环境权受到侵蚀;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阻滞发展权的实现。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共渡难关,共创未来。

  2023年3月,继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之后,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至此,三大倡议形成有机整体,丰富和发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内涵,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应对国际安全挑战、促进人权文明包容互鉴、构建公正公平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权治理体系贡献了重要公共产品,也为国际人权理念和规范更充分地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贡献中国智慧。

  全球发展倡议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促进人权,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普惠性和可持续性,以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保障各国人民公平享有人权;全球安全倡议承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平基因,以安全守护人权,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实现人权创造安宁的环境;全球文明倡议展现中华文明包容性特质的澎湃生机,主张加强文明交流互鉴,通过对话凝聚共识,共同推动人权文明发展进步。

  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也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议者、弘扬者和践行者。中国将始终以维护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尊严为目标,以人权事业的人民性、人权实践的自主性为特质,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各项人权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球人权事业健康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