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华文作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9月30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生物岛短章

沈卫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9月30日   第 07 版)

  犹如空中飘落的一片绿叶,安卧在珠江的波涛里,成为点缀在江心的一块生态绿洲。位于广州珠江航道中段、面积只有1.82平方公里的这座小岛,江水环绕,岸线平顺。很难想象,经历千百年泥沙冲积和历史风云激荡的小岛,如何才有了今天响亮的声名——广州国际生物岛。

  上岛时,车要经过“官洲隧道”,才得知小岛在过去称作“官洲岛”。若要触摸历史,岛上的陈家祠堂可能是距今最近的实物了。从这个富有岭南风味的建筑,能依稀辨认出官洲古村当年的生活场景,想象着曾经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岛民,以耕作和打渔为生,虽劳作艰辛,日子过得还算平静而闲适。小岛应该与中国大多数村落一样,最大、最结实的建筑就是宗祠了。所幸,这个宗祠还算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当年遇到过年过节或家族重要事务的时候,各族同姓宗亲一定会聚首于此,祭祖、断讼、商议、祈祝、庆贺……今天的宗祠不再有庄严整饬的氛围,倒是屋内的柴米油盐,透露出临时居住者的生活日常。

  古时官洲岛,今日生物岛,这种转身是裂变式、跨越式的。

  今天,各种疾病正在威胁人类健康,全球生物科技领域你追我赶,中国岂能落后?生物岛便也有了自己的使命。

  岛上一栋栋、一片片的现代建筑,高低参差,错落有致,隐隐透出静谧的繁华气质。自提出将官洲岛打造成国际生物技术研究及生产基地的生物岛后,这里便开启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2011年“开岛”以来,仅用10多年的时间,就完全新旧两重天了。一个又一个生物医药科技巨头纷纷进驻,如今岛上的企业总数超500家。他们不仅看中这里良好的地理位置——能便捷地连接对岸的广州大学城科研力量、黄埔科学城的人工智能资源等,更叹服于政府对规划的执行能力,他们相信,自己的蓝图会在小岛上变成现实。

  星汉大道上,一座高13层、外形酷似“X”的建筑分外耀眼,它就是著名的生物岛研发中心了。“X”代表的是交叉联结,探索未知。进入大厅,巨屏打出的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名言“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让从它面前走过的人,对生物科学心生敬慕,也让每一位从业者感受生物岛“每一次创新,为每一个生命”理念的真切意涵。展示厅是一个个高级感、国际范十足的组合空间,浓烈的高科技气息扑面而来,数字化设计、触摸屏演示,直观生动、清晰流畅地展示了中心“先行、先变、先锋”的探索和成果。来到楼上,一种“生物岛实验室模式”引起关注,它究竟藏着什么特殊密码呢?当来到一间间科创实验、医工交互、共享办公、聚谈交流场所,便明白这是希望通过无障碍互动,来实现世界顶尖生物医药和生物安全研发的多学科融合、碰撞、创新。目前,投入4亿多元建设的10个仪器设备和技术服务平台,均面向实验室内外共享。这不正是英国科普作家马特·里德利所说的“创新是发生在大脑之间而非大脑之内的集体现象”吗!大楼里,摆放着一些可以触摸的新产品,一块看似肉色的贴片异常诱人,拿起来小心捻揉,备觉轻软,原来,这是一种叫“睿膜”的补片,据说只要贴在脑膜缺损处,便可修复和再生,救人性命。

  而这样的惊奇,还有很多很多。

  说起来很有意思,一听生物岛这个名字,我首先想起好莱坞影视剧里人迹罕至、高墙闭锁的画面,以及阴森、恐怖的生物实验室镜头。但眼前这座专门用于生物科技研发和生产的小岛,竟是那样的明丽、优美、透亮。

  目光望向天空,一群鸽子正优雅地翻飞,身边各种岭南的花木树草,葱茏苍翠,郁郁勃发,呼吸间竟是那样的舒心和安详。小岛是向市民免费开放的,这里不仅有被誉为“羊城最美绿道”的环岛步道,竟然还有揽胜园、水墨园和叠翠园3个公园,市民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可登高远眺,可亲水嬉戏,还能跑跑步,放放风筝,玩玩航模,或者露营野餐,在这里可尽兴休闲游玩,其实,这也为岛上的科研企业营造了一种“原生快乐”“露天情怀”,让人与自然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生物岛不仅是民众的乐园,也是绿色的天地。为了适应当代人对活动空间品质、美感的更高要求,小岛即便寸土寸金,也仍保留着大片的绿色生态空间,只有215米高的官洲生命科学创新中心等少数几座高楼脱“绿”而出,大多建筑物被藏在丛林深处,需要“拨”绿见楼。数百家生物医药领域的高科技企业,被茂盛的林木掩隐在安静的产业单元中,这实在是新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优化示范,是人与自然、科技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未来样板,也与生物岛提出发展生物技术的目标相一致,就是将生命本身视为终极创新,要建成矫正和治愈人的身心、让生命状态更加美丽的场所造福人类。

  生物岛不仅向民众开放,更向全球开放。身处岛上的科研空间,明显感受到,它面向行业领域开放,目标是建成全方位、深层次的开放创新生态。比如,“官洲国际生物论坛”的举办,不仅将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投理念带进小岛,也引得许多跨国合作平台慕名前来。对企业而言,生物岛已经成为“距离成功最近的地方”,也让隔岸相望的广州大学城里的学生心生羡慕地说,要是毕业后能到这里工作,该有多好。

  看来,这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一艘白色汽轮响着悠远的笛声,很快滑过生物岛,驶向远方。如果把通江入海的浩淼水域比作一把放平的巨大火炬,那么火炬的顶端就是被称作“湾顶”的地方,而“湾顶”的小小区域也只是生物岛所在的黄埔区,这样看,生物岛的确是小而又小。然而,生物岛却又很大。它已经与“科学城”“知识城”“海丝城”一起,构成了黄埔区“三城一岛”经济引擎的新格局,将形成强大的科研创新、企业壮大的集群效应,共同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因此,生物岛并不孤单,它在行业领域里的重要性、影响力正在日益凸显,它有一颗要成为中国生物科技CBD的雄心。

  通过这座小小的生物岛,来观察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应当是一个合适的窗口。站在岛上向四周眺望,猜想这块年轻的“试验田”,将续写出怎样令人惊奇的故事?是的,生物岛还年轻,未来也会在风高浪急中遇到风险挑战,但随着岁月的历练,会慢慢长大,发出自己特殊的音色,汇入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宏大旋律,奏响生命科技的春天交响曲。

  浩浩江水,幽幽江月,定能见证这座神奇的生命之岛拔节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