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电 (董世捷)近日,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作家协会等主办的“‘里斯本丸’沉船往事新说”杨怡芬新书《海上繁花》分享会在沪举办。该书取材于二战时期真实历史事件,讲述了中国渔民勇救沉船上的英军战俘,并冒着巨大风险保护他们的故事。
1942年10月,日军征用“里斯本丸”号客货船押运1800多名英军战俘从香港返回日本,由于没有在船上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里斯本丸”号船于10月1日凌晨被美军鱼雷击中。危急时刻,目睹沉船的舟山青浜岛等3个小岛的渔民迅速实施营救。据统计,3个岛上的198位渔民参与救助,直至当天午夜,先后出动渔船46艘,来回65次,共从海上救起英军官兵384人。英军官兵和英国政府对此深表感激。
《海上繁花》正是基于这一真实历史事件,力图展现二战时期中英两国人民在战火中结下的深厚情谊,展现中英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坚定决心。书中这样描述一名英军获救时的想法,当看到渔民们驾着船,在日军眼皮底下一趟趟往返救人时,他不由地想:换作自己,会来救援吗?杨怡芬说:“我想通过《海上繁花》告诉世界,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热爱和平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勇敢的、不狭隘的民族。”
《海上繁花》是一部致力于重返“历史现场”的小说,作者根据人物身份的差异,采用不同叙述笔调和视角,力求呈现真实全面的战时环境。为了写好香港沦陷一章,杨怡芬花费大量时间寻找可供参考的文本资料,最终在项美丽的《香港假日》里找到了最为贴合的战时氛围和生活细节。此外,《海上繁花》中对“里斯本丸”号被鱼雷击中后,船体哪个部位先进水、哪部分先下沉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增强了小说的可信度和现场感。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金理评价:点点滴滴的细节,杨怡芬一概没有错过、敷衍,我把这些细节理解为小说的“物质外壳”。对于作家来说,要通过对历史材料的“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来进入历史空间;对于读者来说,唯有触摸到坚实的“物质外壳”,才能为阅读建立起一种真实的历史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