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古树、慈竹掩映下的贵州省凤冈县王寨镇张家寨凉意习习,田野里的稻谷已开始变黄,竹架上挂满了鲜嫩的丝瓜,向人们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几棵古柏树下是张家寨的寨门,一侧的石墙上画着一幅画:大山间田畦连片,古树下山路弯弯,座座瓦房在炊烟中半隐半现,几丛芭蕉旁一人一牛悠然走过。
张家寨是黔北大山里的一个古村落,也是新民村乡村旅游示范点。张家寨只有73户人家,林木茂密,至今保留有20多座青瓦木房,寨里共有53株百年古树,还有一口从未干涸的古井。村委决定在“古”字上做活旅游文章,有旧留旧,修旧如旧。怎样规划古韵盎然的张家寨,在哪里建坝子,在哪里修亭子,在哪里修小道,村党总支书记冉郁松带领村民集思广益。小道用石板满铺,亭子里的桌凳也是就地开采的石板,堡坎、花坛、鱼池全由石块砌就;菜园一律用竹篱笆,看上去整洁清爽。村民还将家里闲置的石磨、石猪槽、石碓摆放在路旁、院边,为寨子添了几分古意。
短短半年后,过去杂草丛生的泥巴路变成了条条通幽的石板路。张家寨与众不同的古朴韵味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村里的土豆、鸡蛋、时令蔬菜等都成了游客眼中的“抢手货”。
张家寨火了,但垃圾处理、停车场地、餐饮住宿还存在短板。冉郁松一边争取资金支持,一边组织寨里的议事会代表开会,发动大家自筹部分资金。议事会上,大家积极性很高,主动认活干、领事做。有的把家中闲置的房屋收拾利索,改建成农耕馆,展示各家收集来的铧口、犁耙、戽水篼、晒席等农具,馆虽小却不失丰富;有的让出一块自留地,建起文明实践站和直播带货间;有的让出1亩自留地,建起文化小院,成了举办篝火晚会的地方……大家还给集体用的晒谷坝铺上石板,成了文艺表演舞台,并砌起一道文化墙,张贴“寨规民约”“乡贤榜”“今昔对比”“景点介绍”等内容。党员王玉杨、议事会会员王玉龙、王明打算先把农家乐、乡村民宿建起来,解决游客的食宿难题,再逐步优化。
张家寨的饮水问题曾是个老大难,平日寨里靠一口古井供水就够用,但随着游客增加,用水捉襟见肘。张家寨人自掏腰包去1公里外的大塘口水库引来饮用水,彻底解决了寨里的用水难题。
古井叫石塔井,是张家寨人最得意的一道风景。井边长着两棵古树,一棵黄连树,一棵柏树,枝繁叶茂,遮出了一大片阴凉,树下摆放有石桌石凳,是游客经常留连的地方。村民在古井旁建起一座木结构的书屋,取名“井然书屋”,清雅而有寓意。一楼是图书馆和阅读室,二楼是观景台,游客可以俯瞰山下成片的稻田,也可以眺望远处的大山、天上的流云。
已是下午,暖暖的秋阳包裹着静谧的张家寨,一行白鹭从寨子上空掠过,朝着对面的林子飞去。不少燕子从农家的屋檐下飞出来,如同点点黑色的音符,在天空中演奏动听的乐曲,传递着张家寨人的满足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