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美术馆、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奔腾的精神——徐悲鸿中国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与观众见面。展览展出徐悲鸿不同时期的中国画、书法作品40余件,包括《战马》《奔马》《马》等名作,带着观众徜徉在徐悲鸿的笔墨间,感受奔腾向上的精神力量。
或傲立于疾风中,或驰骋在荒野上,或小憩于河水边……走进中国美术馆一层圆厅,迎面而来是13幅徐悲鸿笔下的“马”。它们姿态各异,精神抖擞,豪气勃发。据悉,这些画作分别来自中国美术馆、贵州省博物馆和江苏省美术馆。
2018年,中国美术馆曾联合徐悲鸿纪念馆策划了“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创作大展”,深受观众喜爱。5年后,中国美术馆联合贵州省博物馆,并得到江苏省美术馆的支持,梳理出徐悲鸿这一批优秀作品,活化经典,带给观众新的审美感受。
本次展览缘起于贵州。抗战期间,徐悲鸿曾多次途经贵州,与这片土地上的人、山水、草木以及特色物产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还创造性地探索在贵州土纸上作画,开拓了这种纸张与水、色、墨相互交融的艺术空间,创作出一大批名作。“1942年前后,徐悲鸿先生曾在贵阳生活了一段时间。在那段日子里,他和贵阳的文人、艺术家、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先后三次举办画展。当地老百姓向徐先生求画求字,他也有求必应。”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郑欣介绍。
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悲鸿之子徐庆平回忆道,抗战时期条件很艰苦,父亲通过多种材料的对比、实践,发现了贵州土纸的优越性,即吸墨力强、纸质坚韧不易破;并且贵州土宣纸的底色是灰色,使得画面层次更加丰富和谐,这也推动了徐悲鸿创作的发展。
徐悲鸿妻子廖静文曾说,徐悲鸿的很多奔马是从贵州土纸上“奔”出的。可见当年徐悲鸿在这片土地上以画言志,产生了多少豪情,激发了多少灵感。自徐悲鸿之后,有更多书画名家以贵州土纸为载体,进行艺术观念上的革新与技法上的突破。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徐悲鸿塑造的马独具品格,呈现出胸怀壮志、激越昂扬的气魄。昔日,徐悲鸿有“欲求艺术中兴,配合国家复兴大业”的理想;今天,他的作品依然不断地激发着艺术家的创新创造精神。
与“奔腾的精神——徐悲鸿中国画展”相呼应,“从徐悲鸿的贵州土纸开始——中国美术创新体验作品展”也同期展出。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该展汇聚了100余件中国当代画家以贵州古法造纸为材料的画作。据悉,为了践行徐悲鸿当年借贵州土纸创新中国画艺术的理念,贵州省历时两年,先后邀请200余名艺术家到贵州体验古法造纸技艺,与非遗传承人交流、合作,推动中国画的当代创新。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马锋辉认为,这次展览不仅可以欣赏徐悲鸿画马的精品力作,领略他将贵州土纸特性和中国传统笔墨有机结合的创新创造,还能看到当代美术名家延续徐悲鸿的探索道路,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用当代笔墨样式在贵州土纸上进行新的提炼和创作,展现了新时代的精神气象。“这不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文脉的赓续。”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