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悦读空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8月31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用视频展读世界名著(名人书房)

本报记者 徐嘉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8月31日   第 07 版)

  李燕飞在阅读。
  受访者供图

  扫码观看视频

  通过二三十集系列视频“看”完一本名著是什么体验?当人物关系被逐一梳理、拆解,书中情节被画成动画,再辅以故事发生年代及地点的背景介绍,一部经典名著如微电影般呈现在读者面前。

  2021年,85后读书博主李燕飞在抖音、哔哩哔哩(B站)等平台开设名为“1379号观察员”的账号,发布了“沙丘”“百年孤独”“苏东坡”等主题的系列短视频,观看量累计超5000万次。目前已有百万网友跟着李燕飞的视频边做笔记边讨论原著,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一口气看完全集,感谢UP主整理”。

  近日,本报记者来到李燕飞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工作室,聊他深耕读书内容,用系列视频讲读名著,让经典不再遥远的故事。

  分享源于热爱

  “这是我的第三个‘书房’,也是我现在的工作室。”李燕飞一边介绍,一边带记者参观。工作室面积不大,1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被两张书桌、一台电脑和上百本书“塞”得满满当当。

  出生于内蒙古大草原的李燕飞,性喜安静,只有聊起阅读才能让他打开话匣子。“我的老家方圆50公里内可能都没什么人,独处时间比较多,所以阅读就成了我了解世界的方式。”回忆起小时候的阅读经历,李燕飞笑着说,“小时候大家交朋友,很多时候都是为了玩别人家的玩具,而我交朋友是看上了别人家的书,想多看看《水浒传》《西游记》。”

  李燕飞介绍,从小学看四大名著连环画,到初中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娜·卡列尼娜》《红与黑》《巴黎圣母院》等外国名著,再到工作后经常购买社科、历史类书籍,他对阅读的热爱始终如一,并且能耐得住性子读“大部头”的书。

  正是这样一份对阅读的热爱,让他觉得读书、分享书并不枯燥,每天在工作室一待就是12个小时,读书、写稿、做视频。“因为我做的都是名著解读或人物传记这类相对严肃的内容,必须追求准确,付出的就要比别人更多。”谈起视频创作背后的努力,李燕飞表示,他的账号在今年上半年增长了近百万粉丝,压力很大,每天醒来要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为观众奉上更加优质的内容”。

  从2021年9月发布第一条视频,到2022年初发布“解读世界名著《百年孤独》”系列,再到当下正在创作的“解读《红楼梦》”系列,尽管接触视频创作的年头并不算长,但李燕飞却把它当作一份事业扎扎实实地在做,两年时间里,用150余条作品为观众带来诸多“惊喜”。

  搭一把阅读的梯子

  “我做的第一部系列视频是外国科幻小说《沙丘》的讲解,一共40多集,没想到第一部就做到了这么大的体量。”回忆起创作缘起,李燕飞表示,自己就是想消除观众对原著的误解。“当时《沙丘》这部电影正在上映,大家对电影褒贬不一,正好我也读过原著,所以想通过做视频向观众完整介绍‘沙丘宇宙’的故事背景和剧情逻辑。”

  后来做《百年孤独》的系列讲解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很多人说《百年孤独》太晦涩,人名难记、情节难懂,看完第一句话就读不下去了,如果是因为这种原因放弃阅读,我觉得非常可惜。”李燕飞向记者介绍,他对自己作为读书博主的定位就是“一把阅读的梯子”,希望通过视频讲解,让更多人能顺着“梯子”翻过曾经的“阅读障碍”去读原著,进而读懂原著。

  为了当好这把“梯子”,李燕飞前前后后准备了3个月,看了6遍《百年孤独》,还参考了4本相关书籍,查阅的外语论文、纪录片等资料总计近50G。

  吃透原著,接下来就是最难的文案梳理。“文案不仅要忠于原著情节,还要结合当下的语言习惯适当加工,必要时加入一些网络流行语,从而在十几秒内迅速抓住观众注意力。”李燕飞说。

  反复修改打磨后,最初10万字的文案被删到4万字,又扩充到8万字,形成了30个分集讲稿。历经60小时的后期制作,这部总时长达3.6小时的“解读世界名著《百年孤独》”系列视频如今在抖音平台的播放量超1200万次。

  “有网友表示,因为我的讲解,终于看懂了《百年孤独》,想找原著再好好读一遍;有学生说我的视频被语文老师当作课件,进了课堂;还有网友一边读一边跟我分享他对人物和情节的看法,一直分享到他看完整本书。”回忆起观众的反馈,李燕飞如数家珍。在他看来,这些反馈比播放数据更让他有成就感,也让他坚定了自己在名著名家解读领域精耕细作的决心。

  拓宽阅读群体

  所有视频中,李燕飞最满意的是解读苏东坡人生经历的系列,在抖音和B站累计播放量超过1000万次。“当我处在人生低谷时,苏东坡的经历鼓舞了我。做读书博主后,我也想把心中这样一个‘伟大的存在’分享给大家,鼓舞更多人。”李燕飞说。

  为了读懂苏东坡,李燕飞买了两本书,一本是《苏东坡传》,另一本是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他告诉记者,“做视频时,《苏东坡新传》读得多一些,当时不停地翻看、做标记,以至于把书都翻‘烂’了,后来又重新买了一套,来来回回一共读了4遍。”

  “第一遍阅读将苏东坡的生平大概了解一下。第二遍阅读,我会找出他生命中比较重要的节点,并圈画出来。在之后的第三、第四遍阅读中,通过这些节点,我会找一些拓展资料。比如,如果对北宋的制度、某一个相关人物或事件不了解,就需要去读宋史,读相关人物传记,像章惇、王安石、寇准、范仲淹,他们与苏东坡和北宋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李燕飞一边向记者展示他在《苏东坡新传》中所做的标记,一边分享了他的阅读经验——不只读一本书里的内容,还要把所有的知识点通过网状结构联系起来。

  仔细分析李燕飞的视频不难发现,在每一个系列的正式人物出场前,都会有很长的铺垫,历史背景、相关结论及阅读方法等内容会被“前置”。李燕飞表示,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将自己的阅读经验分享给大家。

  如今,像李燕飞这样做读书博主的人越来越多,在他们的影响下,更多读者通过短视频培养起阅读习惯。上海理工大学日前发布的《短视频时代的阅读研究》显示,超六成受访者表示,“相比独自阅读,更喜欢短视频这种互动性的阅读体验形式”,在纸质书阅读较少的受访者中,有71.4%的人认为图书类短视频能够增强自己读书的兴趣,有70.4%的人因短视频推荐而买过书。短视频拓宽了传统图书阅读的受众群体,让更多人参与到传统图书阅读中。

  当然,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型阅读形式并非传统图书阅读的替代品,而是后者的一种补充,为数字时代大众多元阅读需求提供了一种新选择。正如李燕飞的个人主页签名,“不一定改变潮水的方向,但是可以试试”,他希望自己的视频能让更多有心开始阅读的人,搭着他的“梯子”往上走。“因为阅读是一件主观性很强的事。我通过短视频表达的是我自己的观点,只有读者亲自去读,才能从书中找到打动自己的点。我所做的一切才有价值。”李燕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