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多年来,不少华侨华人将中医带出国门,造福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在捷克,华人叶一帆创办中医诊所、进行中医教学,努力让中医疗效和健康理念惠及更多海外民众。
深入钻研,打牢基础
叶一帆在捷克长大,但自幼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浓厚。高中时,他与一名赴捷克交流的中国中医教授结识。深切感受到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后,他有了“研习中医”的愿望,决定报考湖南中医药大学。叶一帆回忆:“华侨华人联合招生考试对我颇具挑战性,我必须加倍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顺利入学。
学习了理论,但缺少临床经验的他想要证实中医疗效:“中医真的那么神奇吗?”大五时,叶一帆到湖南中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患者的积极反馈给出了答案。“看到患者康复后的笑容,我切身体会到中医的魅力。”他说。
“中医的疗效很好,应该把它带到捷克!”大学毕业后,叶一帆回到捷克。为了兼收并蓄、弥补短板,他又到当地大学学习了西医临床课程。
2019年,叶一帆在捷克布拉格创办中医诊所时,遇到了诸多困难:“当时,中医在捷克是新兴医疗,被视为替代疗法,民众对中医知之甚少。之后新冠疫情暴发,我的诊所也受到影响歇业了。”
2021年,他到捷克另一家中医诊所工作,积累了关节疼痛、腰椎间盘突出、妇科等诊治经验,为重新开办诊所打下了基础。
融会贯通,赢得认可
起初,捷克民众对中医不甚了解。事实胜于雄辩,受益于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疗法后,很多患者口口相传。目前,在叶一帆的诊所,90%的患者为捷克当地人。
“有一个家族的成员普遍患遗传性偏头痛。从老人到小孩,我都进行了针灸治疗。他们的症状从每周痛几次减轻为每月或半年痛一次。”他介绍道。
“捷克患者的许多病症与生活习惯有关。”叶一帆发现,“许多人在天气不热时就换上了薄衣,使得风湿性关节炎、胃肠道应激性反应等疾病有机可趁。”
中医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叶一帆常向患者普及气血、饮食寒热等知识,建议他们加强疾病预防。“他们大多会采取我的建议并取得不错的效果。”他说。
面对疑难杂症,强调“治本”的中医很难一次见效。叶一帆回忆:“曾有一名三叉神经痛患者找到我,希望一次性药到病除。我向他解释了病因,告诉他要采取阶段性治疗方法。4个疗程后,他的症状减轻了。”
叶一帆的诊所精于中医,也融合了西医技术和理论。治疗关节性疾病时,诊所采用西医仪器设备辅助治疗。今年5月,叶一帆学习了针灸与运动医学的中西医融合治疗方法,并将其投入运用,颇有成效。
中医教学,传播文化
治病之余,叶一帆还将中医文化带进捷克布拉格孔子学院课堂,向学生传授中医知识。
对于中医的“阴阳五行”观念,捷克学生难以理解,叶一帆便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日出代表阳,日落代表阴。食物也分阴阳,阴性的食物性凉,能消火去燥;阳性的食物偏热,刺激性强。”不少学生积极发表见解,课堂互动效果很好。
相较于理论,学生更难掌握的是中医治疗手法。以针灸为例,穴位高低和扎针深浅都让学生感到头疼。叶一帆在详尽的知识讲解中穿插直观的案例展示。他说:“我将治疗床带到教室。一次上课时,班上有偏头痛的学生,我邀请他协助教学,用针灸为他治疗,他立即感受到了疗效。其他学生也看到中医的神奇,产生了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除了中医知识,叶一帆还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太极拳等保健运动,与他们相约早起到公园锻炼。闲暇时,他深入社区,举办公益讲座,介绍穴位按摩等自助手法,将中医文化带入公众日常生活。
叶一帆介绍:“我的学生有康复治疗师、病理学者、眼科医生等。他们学以致用,将中医疗法应用于相关领域,让中医文化得到了更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