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体魄,保持健康,收获快乐。炎炎夏日,挡不住全民健身的热情。无论是传统的武术、跑步,还是近些年火起来的广场舞、飞盘,人们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数据显示,中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超4亿。挥洒的汗水、洋溢的笑容成为健康中国的生动注脚。
播撒体育运动的“种子”
■ 孙作岳 天津 滑冰
我是天津市的一名退休职工,也是一名体育运动爱好者。5岁时,我开始跟随父亲练习武术,成为“猿功地趟拳”的第五代传承人。7岁那年,因为练武掌握了很好的平衡感,我开始接触轮滑和滑冰。那时候条件艰苦,旱冰鞋上的“铁轱辘”和冰鞋上的冰刀都需要自己制作和打磨,每当穿上自己制作的鞋子,体验“飞”起来的感觉,我总能忘掉烦恼,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慢慢理解体育、爱上运动。
虽然我没有从事职业体育事业,但运动始终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上世纪80年代,我多次在天津市体育工会业余滑冰锦标赛上拿到名次。2003年,我萌生了一个想法:能否将中国传统武术与滑冰结合起来,搞一个“民间花样滑冰”?
很快这一想法就被我付诸行动,开始推广普及武术、轮滑和滑冰运动,组织起很多爱好者,向他们传授一些适合在滑行过程中使用的武术动作,我们夏练轮滑,冬练滑冰,天津市大大小小的旱冰场、滑冰场都留下过我们的身影。
退休以后,我获聘成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教授孩子们体育运动知识上来。我在家门口的长虹公园教授武术,在南开区文化中心广场教授轮滑,冬天在多个滑冰场教孩子们滑冰。武术的刚和滑冰的柔结合起来,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两者融合练习,不仅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协调性和柔韧性,还能避免一定的运动损伤。越来越多的孩子报名跟我学习,这些年,我累计教授的孩子已经有1000多人了。
去年,冬奥会第一次在我们国家举办,收看开幕式时,我激动地落下了眼泪,看到那么多年轻的冰雪健儿为国争光,我也为自己是一名基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而自豪。
这些年,体育运动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幸福感,不仅仅因为运动为我带来了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我接触的孩子们,都通过练习体育运动变得更加自信、开朗、阳光。今后,我将继续播撒体育运动的“种子”,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让更多青少年感受运动之美。
本报记者 李家鼎采访整理
迎风奔跑 无关老少
■ 杨秀云 江西南昌 长跑
生命不息,奔跑不停,每天清晨5点叫醒我的是我对长跑运动的热爱。天色微亮,当我换上跑鞋来到南昌江滩市民公园的塑胶跑道时,已经有熟悉的“跑友”在热身了。无论春秋寒暑,只要天气允许,我就在这跑上10公里。尽管我是从50岁退休后,才体会到长跑的乐趣,但向着日出迎风奔跑的习惯,已经坚持了23年。
退休前,我在江西南昌朝阳垦殖场工作,一次体检发现我有轻微的肾结石,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我选择了保守治疗,医生叮嘱我多喝水、多运动。2000年正式退休后,抱着强身健体的想法,我开始在南昌大桥下的人行道上晨跑。一段时间坚持下来,我感觉到自己的体质有了明显提升,腹部的X光片告诉我,结石就在日复一日的长跑中消失了。
这个时候,我已经离不开长跑了。2007年,我加入了南昌市长跑协会,和跑友们边跑边笑,感觉自己越活越年轻。身体健康了、精神更好了、生活圈子也大了。退休前,我都不了解什么是马拉松,退休后,我已经跑了近40次马拉松,跑马足迹最远抵达了芬兰赫尔辛基。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拼尽全力、咬紧牙关冲过赫尔辛基马拉松赛终点线时,不少外国人对我竖起了大拇指,那一刻觉得自己也挺了不起的。
回首跑过的每一步,那些汗水见证了我克服困难的每一瞬间。我想,这就是长跑带给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很多相识多年的“跑友”都和我有相同的体会。虽然他们有的年轻、有的年老,但在长跑中积累下的自我坚持,让我们都成为了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勇于挑战困难的人。
虽然今年已经73岁,很多和我孙子一般大的“跑友”还是喜欢喊我“杨姐”。让我更加欣慰的是,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也在我的影响下喜欢上了长跑,工作和学业不忙的时候,我们还会来一场“家庭赛”,看到大家边跑边笑、同心向前的那一刻,就会觉得日子很美、生活很甜。
我想,只要身体允许,就会一直跑下去,向着日出的方向。
本报记者 朱 磊采访整理
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
■ 孟圆峰 内蒙古呼伦贝尔 曲棍球
我今年23岁,达斡尔族,来自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从小就活泼好动。小学时在学校的曲棍球培训课上,我对这项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2010年加入小学的曲棍球队,2011年又去包头的体校开始系统训练。
刚开始家里人都不同意,甚至平时下课去打曲棍球我爸都不愿意。2011年,我代表莫旗体校参加全U系列青少年锦标赛(U15)并获得亚军。我那时候才11岁,应该打U12的比赛,没想到打15岁的组别能获得亚军,家人也就慢慢开始支持我。
2013年,我又代表包头市体校参加全国U系列青少年锦标赛(U18),获得了冠军;2014年,我14岁的时候,代表包头市体校参加内蒙古运动会男子曲棍球赛获得亚军,挣到了在曲棍球运动的“第一桶金”。虽然奖金不多,只有3000元,但我很高兴能在曲棍球比赛中开个好头。
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代表中国参加第五届亚洲学生锦标赛,那次比赛我发挥得很好,拿了第四名,也收获了个人奖项——半决赛最佳球员。打完比赛在看台上休息时,阿联酋的球员对我说了一堆英语,当时没听懂,只隐约听到“I like you”,还有尼泊尔的球员和我交换球棍、互关了社交账号。我当时特别自豪,觉得自己的表现受到了更多认可。
19岁时,我面临着新的人生选择:要不要成为职业球员?我一度萌生退意。不过,凭着对这项运动的热爱,还是坚持了下来。到了职业队,我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优秀、有天赋的人太多了,自己不再是教练第一个夸奖的对象,有一点落差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我明白,要想打好曲棍球,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练习、去进步。
2022年,我代表内蒙古参加了全国男子曲棍球冠军杯赛,获得亚军;同年,参加全国男子曲棍球锦标赛,也获得了亚军。未来,我会参加更多比赛,力争在2025年的全运会上拿出优异表现。
本报记者 翟钦奇采访整理
打网球让我越活越年轻
■ 段家琼 四川成都 网球
2010年,我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回到四川成都,和女儿一起生活。由于长期在办公室伏案工作,我落下了颈椎病,经常感觉到颈背疼痛,生活面临很多不便,去医院看了几次虽略有好转,但还是容易复发。为了健康,也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我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把身体搞好。为此,我特意跑去问了健身教练,并在他们的建议下,选择了打网球。
我和球友们常常在成都市锦江区的东湖公园打网球,那里碧水环绕绿树成荫,处处可见晨练的人群。只要天气好,我们每天上午都会到这里打球,出一身汗,精神一整天。
退休前我是从来不运动的,更不认识网球,如今我已经坚持13年了,这项运动让我看起来充满活力,别人都说我越活越年轻!在我的影响下,全家老小也逐渐养成了运动的习惯。
不仅如此,我还成立小区网球队,带动小区内同样退休在家的老人们积极参与健身运动,并定期组织文艺活动,大家的积极性可高了。
我的一名球友齐文影从哈尔滨来到成都定居,她几乎次次都来参加。“自从参加了小区网球队,结交了很多好朋友,每天的生活都变得很充实,不仅锻炼身体,还增加邻里之间的团结,别提多开心了。”齐文影和我说。
7月底,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成都开幕,对家门口的盛会,我们每一名市民都很期待!以举办大运会为契机,成都新建13个、改造36个场馆,这些硬件设施对外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让我们健身有了更多好去处。成都还利用公园绿地、城市剩余空间、“金角银边”,持续新建改建一批体育公园,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社区运动角和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
现在,家门口的运动健身场地越来越多,随时随地都能动起来,真是太方便了。我和球友们约定,只要跑得动,网球我会一直打下去。
王明峰 刘 飞采访整理
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 章梦圆 浙江余姚 飞盘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以前并没有深度接触过体育项目。去年,我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许多关于飞盘的内容,有照片有视频,看着画面中青春激扬的身姿,我也跃跃欲试。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在我们余姚当地公园里也有人在玩这项运动,我便和朋友主动加入了进来。
起初我对这种投掷圆盘的运动一无所知,后来才知道,这项运动在欧美国家十分流行,而且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史。最重要的是,这项运动老少皆宜,一块空地就能玩,对场地没有严格要求,但是投接的手法却又是千变万化。起初自己也不太适应,但好在简单易学,对身体素质也没有过高要求,渐渐也就熟练起来。
这项运动需要团队配合,也需要点攻防战术。玩了一年多,感觉身体轻盈灵活了不少,也爱上了这种在草地上奔跑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在飞盘运动中,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扩大了自己的社交面。不仅如此,我还加入了余姚慈溪的大橘俱乐部,并成为该俱乐部的余姚地区负责人。
如今,飞盘在城市里不断“蹿红”,余姚飞盘的爱好者越来越多。大家有个微信群,平时想来上一场就直接群里约起来,每次报名的人都不少。群里的飞盘爱好者有教师、律师等,来自各行各业,年龄层涵盖80后、90后和00后。
周末,在体育公园的绿茵场内,经常能听到“传这里!”“冲起来!”的声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经常有人和我说,平时没有机会运动,周末的夜晚在草地上跑跑跳跳出一身汗,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
就在不久前,我还组织俱乐部队员,共同参加了2023年中国沙滩飞盘公开赛宁波北仑站的比赛,取得不俗的成绩。虽然是业余选手临时组合在一起,但是队友们都很拼。如今,飞盘俱乐部正在不断壮大。下一步,我还会组织并参与更多飞盘赛事,不断提高余姚飞盘爱好者的竞技水平,争取获得更好的赛事名次。
本报记者 窦 皓采访整理
骑行磨砺意志开阔视野
■ 吴沛钊 云南昆明 骑行
“昆明到拉萨到底有多远?”
“数一数你在自行车上蹬踏过的步数,当脚踏板踩下第100万次的时候,拉萨就到了。”
对话发生在我与朋友之间。这个数字并非虚数,在高海拔山地负重骑行,每踩踏一下踏板,车子大概能够走两三米,昆明距拉萨2000多公里,需要踩踏近百万次。
从大二开始,骑行近10年,我到过西藏、京杭大运河、台湾、海南、东南亚……5万多公里的旅途意义何在?我也曾无数次询问自己,并试图在他人的故事里发现答案。有骑友说“培养一种能够面对苦难的心态和能力”,也有人说“谈不上目的,就图个喜欢,在路上本身便是答案”……每一种回答我都曾有过体会,每一个人的回答都独一无二。
高难度长途骑行,大概是我能够想到的,对于我们这代人最具可行性也最为高效的磨砺之一了。较低的成本,自由的时间与路线,均符合青年一代的兴趣倾向。在骑行中塑造出的性格,也让我拥有更多勇气和信心,对抗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
骑行,不过是在用一步一个车辙的认真和感悟来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一点和千千万万在各自行业里起早贪黑的人一样没有区别。骑行不过是选择另外一种更纯粹的方式,以更近的距离去感受大地山川,在距离现代社会更远的地方去看一看远山和璀璨的星空。
每小时十几公里,这恰好是和观察能力最相匹配的速度。自行车上,被迫脱离开电子产品和全部社交,穿梭在山林间的连续几个整天正好可以改变思绪。因为骑行,我有机会观察荒野是如何一点点过渡到城市,比较大山里外的文化差异和一山之隔两重天之间的关联,经历连续行走4个小时居然不用蹬踏板的神奇,体验风雨无阻一个月,终于到达目的地时那种从未有过的触动……
骑行带给我很多,教会我很多。由骑行看人生,终能认识到生命里更加重要的事情;由人生看骑行,我们都在路上奋勇向前。
本报记者 沈靖然采访整理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