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旅游天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7月13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古韵焕新裕后街

舒维秀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7月13日   第 11 版)

  湖南省郴州市裕后街的夜间文旅消费区灯火辉煌。
  曹高林摄(人民图片)

  七月,我们一行人来到湘南地区,轻进古村落,悄访古书院,仰观古宗祠,数日间驱驰千百里,行路并不艰难。而在千百年前,由湘至粤,或由粤至湘,需翻越一座又一座高丘大山,古道石幽,马蹄声碎。湖南郴州的裕后街,就是这条古道上的重要节点。在这里,山与水相会,船与马交接,荆楚文化与岭南文化相互糅合。

  一个华灯初上的夏夜,我们来到了裕后街。也许是为了望见远处的苏仙岭,或是为了船只能更平稳地泊岸,郴江在裕后街转了个不大不小的弯,留下温润的河床与沙滩,形成“月亮湾”。水声轻细,灯火摇曳,人语低喧。夜幕下的石牌坊,浅滩边的古码头,水质清冽的犀牛井,有人引吭高唱的戏园,临街的酒吧、茶馆、咖啡店……我们与不少青年男女擦身而过,悠游在这烟火气十足的画卷中,恍若穿越古今,回到历史记忆之中。

  据《郴州志》记载,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为巩固南部疆域,令50万大军戍守五岭地区,修筑湘粤古道,其中湖南境内段为郴宜90里驰道,又称骡马古道,裕后街就位于其最北端,是中原通往岭南的交通要道。公元39年,桂阳郡太守将90里驰道延长,修至岭南,总里程500余里。郴州于是成为南控交广、北带荆湘的咽喉。现在的裕后街,处于郴州市中心位置,可谓是“先有裕后街,后有郴州城”。

  古时候,从湘江至郴江向北而行的货船到了裕后街,便不能上行了,只得靠岸卸货,转装在骡马上,再翻山越岭运至岭南。由岭南骡马驮来的粤盐、广货及舶来品则沿驰道北上,到裕后街装船,进行水陆转运。“北船南马”的货运格局由此形成,蔚为壮观。

  明朝嘉靖年间实行海禁政策,关闭了大部分对外通商口岸,独留广州一处。从此南北货物集散,都要经过裕后街。来往于驰道的骡马日以千计,挑夫不下万人,郴江码头每日出入的商船达三四十艘。到清朝时,被誉为“天子南库”的广州十三行在裕后街开设分行,裕后街的繁华更上一层楼。始于秦、兴于汉、盛于明清的裕后街,不仅是古代陆上邮驿、商品贸易的枢纽,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它沉淀着湘南历史文化风韵,见证着郴江之畔的千年繁华。

  如今的郴江上,旧时行船已驶入历史深处,古道上也仅留下骡马的蹄印。近年来,裕后街被改造为都市休闲地,围绕“夜经济”,发展商贸、文化、旅游、娱乐等综合业态。这条古街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纷至沓来的访古者、探幽客与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