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歌,是风骨与韵律;经与典,是慧语与哲思。近期收官的大型音乐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正青春》,在延续“和诗以歌”创新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在高校举办观影交流会,联动中小学生参与演绎,通过多种形式的线下活动,将“经典”唱进青少年群体,凝聚青春力量。在现代音乐的旋律中,古朴卷轴中的文字被活化,中华传统文化绽放出“正青春”的时代气息。
少年强则国强。青春,不仅是本季节目歌咏的内核,也是节目本身一以贯之的追求。作为一档延续了六季的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一直在探寻让传统文化焕新的方式。
首先,节目做到了立意常新。本季《经典咏流传》以“正青春”为主题,节目中既有毛泽东以青春之名“忆峥嵘岁月”的《沁园春·长沙》,也有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的《偶成》。这些来自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经典诗词,在节目里呈现出新的时代意义。节目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之间的契合点,将当代人的情感精神、对时代的领悟和审美融入到作品中,赋予经典诗词以新的生命力。
其次,音乐的构成也更为精妙。《经典咏流传·正青春》邀请诸多文化与音乐领域的专家学者拓展鉴赏维度,曲目更具有丰富性与艺术性,针对不同诗词所表达的意境与气质,辅之以适配的乐器,让观众在琵琶声中得见“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的细雨潇潇,在模仿铁蹄飞驰的乐器声中得见“龙脊贴连线,银蹄白踏烟”的骏马傲烈。
再次,节目彰显青春活力。除了邀请年轻音乐人合作传唱,来自全国大中小学的学子也站到了聚光灯下,以青春之歌展现青春风采。“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例如《观溪》末尾,随着婉转动听的旋律,一阵稚嫩而有力的齐声吟咏响起。那是来自湖北与北京两所学校的孩子们。本季节目中的每首歌曲,都有来自全国各地学校的学生接力传唱。学子们共同“和诗以歌”,体现出节目“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此外,从开播前到热播时,《经典咏流传·正青春》持续激活小屏端创造力,不仅发起“全网共创心有所向MV”活动,鼓励网友结合乐器、舞蹈等形式自主演绎主题曲《心有所向》,也号召网友为《那颗星星就是我呀》填歌词,让青春的“音浪”传播得更广更远。
本季《经典咏流传》还把对青春的探寻延展到线下活动,通过与青少年群体的互动,将青春之诗、青春之歌激发出更多现实意义。
六月尾声,《经典咏流传·正青春》主创团队走进浙江音乐学院,从节目主题、诗词文化、经典再创、音乐梦想等方面,与师生们展开交流。活动中,浙江音乐学院副院长汪洋鼓励更多师生站上以《经典咏流传》为代表的重要舞台,用音乐传唱经典。在此之前,节目组还前往中国传媒大学,同青年学子分享创作理念与幕后故事,结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之重任”等系列话题进行了深入对话。
这是一场青春与诗歌的相遇。千百年前的思想与当下的声音共同交织,唱出不负光阴、奋发向上的积极姿态,既激励青年人涵养“小德川流”的内在修养,也敦促大众以“大德敦化”胸怀世界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