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国际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7月08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全球合作才能消除“望粮兴叹”之困(观象台)

□ 高 乔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7月08日   第 06 版)

  近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第43届会议在意大利罗马举行新任总干事选举,中方候选人、现任总干事屈冬玉以高票成功胜选连任。作为联合国系统主管粮农领域合作的专门机构,粮农组织近年来在全球粮农政策交流、标准制定、信息统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球面临粮食安全挑战的当下,粮农组织在全球合作应对粮食危机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加凸显。

  当前,受新冠疫情、地缘冲突、经济衰退、极端气候、化肥短缺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根据最新公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全球有超过25亿人正面临严重的饥饿,58个国家的约2.58亿人面临饥饿危机或更严重的情况,7个国家的人民面临潜在饥荒。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及世界粮食计划署估计,2023年全球将有超过3.45亿人处于危机级别的粮食不安全状况,其中4300万人距离饥荒只有一步之遥。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当前全球粮食危机的主要症结在于全球粮食分配不均衡。多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全球粮食产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全球粮食整体供给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然而,受地缘冲突影响,乌克兰、俄罗斯等“世界粮仓”的动荡打破了全球粮食供应链的脆弱平衡;美国主导的对俄制裁则严重扰乱全球粮食供应链,加剧全球粮食供需错配;以美国企业为主的世界粮食贸易巨头操控国际粮价,屡屡通过炒作粮食安全问题谋取巨额利润;发达经济体通货膨胀的外溢效应将本就高企的全球粮食价格推向高位。在多重因素持续影响下,连接全球粮食生产与需求的供应链屡屡中断,保障供应链畅通的国际合作机制受阻,高涨的粮食价格让许多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望粮兴叹”。

  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急需对症下药——捋顺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疏通各堵点和断点。这需要各国通力合作。

  作为拥有194个成员国、1个成员组织的联合国专门机构,粮农组织协调国际多方力量,为各国在农业发展议题上提供交流合作平台。在屈冬玉担任总干事期间,粮农组织采取系列举措,积极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2019年,粮农组织启动“手拉手”行动计划,帮助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饥饿和营养不良,增强农业粮食体系抵御力。2021年,粮农组织创建世界粮食论坛,两年来提出一批创新政策与粮食问题解决方案,帮助多国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助力农业粮食体系转型。粮农组织卓有成效的实践经验表明,各国同心协力,才能端稳全球“饭碗”。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了约占全球1/5人口的吃饭问题,在端牢自己“饭碗”的同时,以实际行动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提供重要助力。迄今,中国政府已向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提供了1.3亿美元资金,用于减贫和改善粮食安全状况。中国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广农业技术1000多项,带动项目区农作物平均增产30%-60%,帮助提升发展中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中国把粮食安全列入全球发展倡议的八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积极参与粮食安全国际发展合作及全球治理。

  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需要大国承担责任,加强对跨国粮食企业的监管,构建更具韧性和稳定的全球粮食供应链,降低全球粮食体系的波动性和脆弱性;也需要各国加强协调行动,合力维护全球公共产品,充分发挥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作用,推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正如世界粮食计划署报告所强调的,面对粮食危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采取更果断的行动,强化抵御未来冲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