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为媒,蓉城相约。1个月后,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四川成都开幕。
大运会是激情奔涌的赛场,也是青春飞扬的舞台。经过精心筹办和扎实推进,成都已经为大运会做好了准备。届时,一场独具魅力、别样精彩的盛会将绽放在千年锦官城。
赛事筹办 跑出“大运速度”
从北京到哈尔滨、深圳、重庆、宜宾,最终抵达成都……从6月10日起,成都大运会的火炬开始传递。每到一地,大运火炬受到大学生和青年的热烈欢迎。7月28日,大运之火将点燃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火炬塔,正式拉开大运盛会的帷幕。
火炬传递奏响了成都大运会的精彩序章。连日来,大运会元素频频刷屏:会徽、吉祥物“蓉宝”、火炬“蓉火”、奖牌“蓉光”集中亮相;门票票面首次发布,门票销售正式启动;青年记者计划开始报名……进入“读秒”阶段的大运筹办正快马加鞭。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原定于2021年举办的成都大运会先后经历两次延期,给筹办工作带来诸多挑战。但成都抓住了“窗口期”,跑出了“大运速度”。
办赛是体育赛事成功举办的核心。今年4月-6月,成都采用“以竞赛为核心、以场馆为主体、以属地为保障”的场馆化运行模式,在14个赛区的40个比赛和训练场馆中心举行测试赛,获得了国际大体联和各方高度评价。
曾在2021年参加过大运会测试赛的射击运动员、东京奥运会首金获得者杨倩表示,在成都市射击射箭运动学校的场馆里找到了奥运会比赛的感觉,非常期待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大运会,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人的青春和活力。
为高质量、高标准举办成都大运会,成都新建、改造了49个体育场馆,场馆的功能硬件和服务软件全部达到国际比赛水准。
从成都东部的龙泉山向西眺望,一只巨大的银色“飞碟”停靠在东安湖湖畔,这就是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主场馆——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体育场顶部的1.2万块彩釉玻璃拼成古蜀文化符号“太阳神鸟”图案,将巴蜀文化元素嵌入科技感十足的体育场中。在体育场西北侧,还矗立着多功能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和小球馆,“一场三馆”的修建均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智慧工地”驾驶舱系统,实现了大型场馆的智慧建造。
放眼赛场的每个角落,成都大运会的科技与绿色应用随处可见。凤凰山体育公园配备了智能导航系统和场馆智能安全援助服务系统,具备场馆室内定位导航、实时定位引导导航与一键救援服务功能。新都香城体育中心植入“海绵城市”理念,场馆具备雨水自然留存功能,年回收雨水3000吨以上,可基本满足场馆绿化养护用水。
体育惠民 城市“动”起来
本赛季中超联赛开赛以来,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足球场每逢成都蓉城队主场作战,4万多名现场观众的助威声热情似火,赛后的大合唱令人动容,熟悉的“成都雄起”,唤起了整座城市的激情。
火爆的“金牌球市”背后,是近年来成都以大运会筹办为契机推动体育惠民、建设赛事名城的缩影。
凤凰山体育公园除了专业足球场外,还有承办大运会篮球项目的体育馆和一座多功能馆。2022年,凤凰山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开放,截至今年2月,中心已接待了约8.2万人次前来健身。而在成都最早的大型综合泳池猛追湾游泳场,改造后的场馆设施先进完善,场馆票价却保持不变,为市民游泳健身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大运惠民、共享办赛,是成都大运会从筹备之初就坚持的理念。为此,成都先后制定了大运会场馆开放惠民行动方案与开放清单,符合开放条件的赛事场馆“能赛尽赛、能开尽开”,动态更新“一场(馆)一策”惠民清单。自赛事筹办以来,各场馆面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近8万小时,覆盖超过510万人次,举办各类赛事730项,便利的场馆与服务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与活力。
以谋赛营城,以营城惠民。据了解,大运会结束后,赛事场馆将进一步发挥对体育赛事、健身活动的承载作用,积极回应市民的观赛和健身需求,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向公众开放,实现赛事惠民的最终目的。
近年来,成都连续承办高端赛事,打造赛事名城。从世乒赛团体赛到即将开幕的大运会,成都通过大赛的举办引领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让承办体育赛事与推进城市持续发展走向共荣共生。天府绿道、体育场馆、社区运动角等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全民健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4平方米,增幅居全国首位;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578.6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8.4%;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2720.6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8.0%;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重达9.4%……大运会让城市“动”了起来,让经济“活”了起来。
魅力文化 共享成都“味”
赛事因城市而多彩,城市因赛事而蝶变。以大运会为契机,成都向世界展现着青春朝气的城市精神和精彩纷呈的城市文化,“成都成就梦想”的愿景融入了城市的角落和人们的生活。
不久前,来自成都十余所高校的300名大学生在“青春欢乐漫骑行”活动上畅骑天府绿道,感受环城绿道的生态之美,传递喜迎大运的青春热情。
绿道是成都“公园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2022年,成都环城生态公园“百公里一级绿道”全线贯通,绿道跨经12个区,跨越78座桥梁,串联121个特色公园,给城市戴上了一条“翡翠项链”,为人们的健康生活营造出更丰富的场景。据不完全统计,成都人2022年累计骑行4.84亿公里,减碳2.35万吨。
借大运会筹备东风,成都正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示范区。实施全域增绿项目2888个,全市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0.3%,累计建成各级绿道5188公里,各类公园1300余个;打造天府锦城、锦江公园等10个国家级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区,培育夜游锦江、沸腾小镇等380个生态价值转化场景品牌……绿色发展与大运筹办的效应叠加,让成都人的生活更美好、更巴适。
千百年来,成都在传承灿烂的巴蜀文脉中,孕育出了特质鲜明、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成为成都最厚重的城市底色之一。从承载着文化记忆的杜甫草堂、武侯祠,到人头攒动的文化地标锦里、宽窄巷子、东郊记忆,再到令人垂涎的舌尖美食、风靡全球的大熊猫……成都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人。
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说,成都大运会的筹备工作获得了普遍好评,成都丰富的城市生活引人入胜,茶社、传统建筑、大熊猫基地等都将成为参赛者的难忘体验。
大运会期间,成都将举办双年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体验等活动,还将推出“世界遗产经典之旅”等多条精品参观线路,让大家充分领略四川悠久的历史、多彩的文化、秀丽的山水,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能够在轻松、欢乐的气氛中加深了解、增进友谊。
在青春气息最浓的大运村,赛事期间将举办“中国成都·公园城市主题艺术展”,开展川剧、蜀绣、中医针灸推拿、书法等文化展示和体验活动。此外,还设置了智能健身舱、大熊猫XR合拍等数字展示体验活动。运动员餐厅提供的菜品丰富多样,其中串串、回锅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龙抄手、赖汤圆、担担面等15道中华老字号和8道非遗美食将挑动年轻人的味蕾。
如今,大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成都正向世界发出邀约:让我们拥抱青春梦想、汇聚青年力量,共同创造一场“注定不同、必定精彩”的大运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