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海外学子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6月15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留学期间关爱心理健康

青于兰 陈 榆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6月15日   第 08 版)

  图源:千库网

  来到异国他乡,留学生需要适应新的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想要平稳应对文化语言差异所带来的挑战,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不同语言和文化差异怎么办?

  留学生们可以积极参与国外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和语言课程,利用社交媒体资源等方式拓宽朋友圈。既要结交更多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的国际友人,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学习和理解新的文化。同时也要加强与自己具有相似背景的中国留学生们的交流沟通。尤其要提到的是,第一次出国的留学生可能对文化适应压力和外语焦虑缺乏了解,心理准备不足,可能会想当然认为来到国外自然而然就能融入文化、熟练使用外语,然而现实往往并非如此。建议出国前和学长学姐提前多做交流,学习过来人的经验和应对技巧。

  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这可能是大家第一次在异国他乡长时间独立生活,各种日常生活中的挑战是不可避免的。提升各类基本生活技能水平是应对日常生活挑战的关键。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好互联网,主动去发现学习各类生活技能的乐趣,如可以观看各类厨艺展示视频、超市采购攻略等,也可以与同学朋友结伴一起做饭和去超市采购等。通过这样有趣的学习探索,不但可以提升技能,适应独立生活,还有助于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国外的教育科研体系和国内有着较大的差异,留学生在求学期间往往会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这里也包括留学生们对自我期待值较高、课程本身竞争性较强等因素。应对此类学业压力,拥有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学习策略十分重要。留学生们应积极制定学习计划,可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远目标,分段执行。同时,主动与老师以及高年级的同专业学长学姐交流学习经验,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很重要。国外的高校提倡对学生在学习上自主性的培养,同时也提供了多种支持平台和资源,比如学生辅导员(student advisor)、写作指导中心和就业中心。在荷兰,学生辅导员往往是指派到学生个人,辅导责任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括但不限于:找住宿、找家庭医生、学习策略指导、找实习和心理疏导等。写作中心可以提供英文写作辅导和学术论文的写作指导。就业中心一般提供实习和就业招聘的信息,也提供简历和动机信的写作指导等。中国学生往往对老师有畏惧心理,出国之后也不习惯寻求老师的帮助,忽略了校园内已经设置齐全的丰富资源。

  孤身在外,留学生是心理健康和情绪问题的易感群体,不免感到焦虑、孤独等。通常情况下,轻度的心理问题如同“心灵的感冒”,我们应该以平常心面对,可以采取一些基础的应对策略。如果感到问题比较严重,不要犹豫,请及时通过专业渠道获得帮助。平时也要注意建立身边可及的社会支持网络等。

  每个人都需要学习一些实用的自我照顾和情绪管理方法,不仅仅是留学生群体。学会这些自我照顾、应对压力和管理情绪的技巧是惠及一生的“投资”。一方面要重视身体健康,身心联结是帮助我们应对压力的基本。比如定期进行身体锻炼,开展户外活动,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保持健康均衡的饮食习惯等。另一方面可以学习对自己面对的压力水平进行识别和评估,日常进行self check-in(自我检查),帮助自己实现劳逸结合。可以学习诸如冥想/正念和深度呼吸等调节情绪的技巧。写日记是一种比较好的自助方式,帮助自己记录和疏导情绪感受。

  留学在外,如果遇到自己的心理情绪问题不能通过自我调节缓解的时候(需要事先设想到这种情况的存在),应当积极主动寻求专业的帮助。许多国外大学都在校园内配备学生心理咨询师(student psychologist),是专门为学生服务的(免费)资源,大家不要忽视。另外,西方国家的医疗健康体系与国内不同,留学生到当地后一定要尽快注册属于自己的家庭医生(如果不知道怎么做,应及时向学校咨询,或向当地的中国学联求助)。不管是身体的不适还是心理情绪的不适,都可以通过家庭医生提供专业的支持服务,或者是由他们申请转送到专门的心理保健机构进行评估和治疗。这些费用根据当地健康保险的情况,一般是可以部分或者全部报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