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月明星稀,室内琴声悠扬。在古色古香的北京恭王府大戏楼内,多位名家带来了一首首古琴名曲的精彩演出。日前,一场“古琴名家名曲与琴歌专场音乐会”拉开了第十六届“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的帷幕。
今年是“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周年,也是恭王府博物馆创建40周年。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特殊时间点上,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共同主办了第十六届“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总计9天的演出由5场古琴和4场昆曲演出组成,多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登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市民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20世纪中叶我们做了一次普查,中国约有6亿人,其中弹奏古琴的不足百人。而今天,仅扬州一地2019年的古琴产量就达23万把,保守估计如今中国弹奏古琴的人数以百万计。”首场演出开场前,身穿对襟白衫、一头白发的著名音乐学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发出感叹,“古琴有3000多年悠久的历史,但从未像过去这20年一样,得到这样有效的保护、传承以及前所未有的发展。”
当晚,耄耋之年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钊怀抱古琴走上舞台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首曲子是《关山月》,最早见载于清《龙吟馆琴谱》,曲风古朴大气。”简短的说明后,指拨弦动,袅袅琴音带领听众走入清冷苍茫的月夜。
在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冯乃恩看来,博物馆不仅是器物的保管地和展示者,更要肩负起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恭王府都会举办非遗演出季。我们连续16届聚焦昆曲和古琴艺术,每年的演出都有创新。未来也考虑通过不同的尝试,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冯乃恩说。
据冯乃恩介绍,不同于往年的是,今年的演出季首次邀请大学生登台献艺,体现出古老非遗技艺的弘扬与传承。据介绍,6月16日、17日,演出季将迎来“全国高校琴社汇演”,来自24所高校古琴社团的青年学子将演奏不同流派的代表性琴曲以及《神奇秘谱》《西麓堂琴统》等琴谱的打谱作品。该汇演集中展现了古琴艺术成功申遗20年来,青年知识分子和高校大学生群体对古琴艺术的全面学习和传承,是中华文化中“文人传统”的一次集中体现。
正如冯乃恩所说,在恭王府大戏楼内进行的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阐述和传达着创新性保护理念对于文化保护传承的价值和意义,让古老而优秀的传统艺术重现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