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明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古老风雨桥披上“保护衣”

庞革平 李 慧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6月06日   第 07 版)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油沐村的青龙风雨桥。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油沐村的青龙风雨桥,经过400年风雨洗礼,近日披上了防雷“保护衣”。

  青龙风雨桥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全长35.1米,其中桥阁均宽7.6米,桥廊长27.5米、宽4.9米,横跨在沐河之上。桥顶各条脊和屋檐上铺装了金属导线,可避免风雨桥因雷击而受到损坏或发生火灾。同时还安装了雷电流记录仪,当风雨桥遭遇雷击时,可以记录雷电发生时的各项数据,为后期文物保护提供数据参考。

  据悉,富川有27座保存完整的风雨桥,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光绪年间,大多位于潇贺古道沿线古老村寨,除便于交通及供路人遮风避雨、休憩纳凉之外,还有着保佑村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寓意。富川瑶族风雨桥有石拱桥、石梁桥、木梁桥3种形式,既有中国传统廊桥的元素,又富有瑶族建筑的文化特色,桥型和立面造型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2013年,富川瑶族风雨桥群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为更好地保护风雨桥,今年,富川争取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上千万元,为风雨桥实施防雷及安防工程项目建设,除了安装防雷设备外,还安装了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广播系统,并通过网络将前端所有数据传回监控中心。“考虑到汛期的因素,我们计划6月底前全面完成富川27座风雨桥防雷及安防工程项目施工。”富川瑶族风雨桥群防雷及安防工程项目负责人王猛说。

  近年来,富川加强风雨桥的保护力度,让每座风雨桥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保管机构。在风雨桥所在村委成立文物保护小组,聘请文物保护协管员,负责对风雨桥及保护范围进行卫生打扫、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和情况汇报等日常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富川已完成27座风雨桥文物本体的大型修缮、消防设施工程建设、保护规划文本编制等保护工作。

  “经过多年努力,优秀的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富川瑶族风雨桥群已成为富川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我们将继续做好风雨桥保护工作,更好地留住文化‘根’,守住民族‘魂’。”富川瑶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所长蒋启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