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经纬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5月0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近期,全国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各地古镇迎来踏春热潮——

告别“千镇一面”,古镇焕发新生

本报记者 史志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5月01日   第 05 版)

  游客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同里古镇游玩。
  张 锋摄(人民视觉)

  市民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古镇拍照。
  兰 锋摄(人民视觉)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在上元观古镇开展民俗传统节目展演,吸引众多游客观赏。
  刘晓东摄(人民视觉)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古镇近年来加快推进“微改造、精提升”,助推古镇夜经济发展。图为古镇夜景。
  袁新宇摄(人民视觉)

  春和景明,文旅升温,古色古香的古镇正成为热门打卡地。然而当人们满怀兴致准备体验古镇文化、领略古镇之美时,却发现不少古镇开发建设存在同质化现象,越“长”越像。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广大游客游古镇的体验。

  事实上,每个古镇历经岁月洗礼,都有独特的人文内涵、美学特质。受访专家表示,要认真梳理历史源流,充分挖掘每个古镇独特的文化符号,并做好商业化与文化保护传承之间的平衡。唯有如此,古镇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古镇中也有“诗与远方”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龚滩古镇,地处乌江之畔。它既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名画中的《乌江老街》《乌江小镇》,也是不少游客心向神往的“世外桃源”。

  在龚滩古镇,有保存完好且颇具规模的明清建筑群。其中就包括清代建筑西秦会馆的一座雕花戏台。“过去这里供商人汇聚、议事、休闲听戏之用,如今成了游客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舞台’。”古镇讲解员介绍,每到旅游旺季,戏台上就有酉阳民歌、酉阳古歌、酉阳摆手舞、土家面具阳戏等非遗表演。

  “很多游客都觉得龚滩古镇有魅力,因为这儿不仅有美景,还有美食。”古镇吴冠中纪念馆馆长戚玉龙举例说,绿豆粉、土家酿豆腐、土家腊肉等,可以摆齐一桌菜。

  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古镇成了打卡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日益增多。95后刘倩倩在此注册了一家旅游公司,着重培养专业导游和主播。她自己也经常在平台直播,通过镜头,让各地观众都能欣赏古渡风光。

  碛口,曾是黄河上的重要商贸渡口,鼎盛时期每天往来船只就达150多艘。然而,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碛口商贸凋落,大批古建筑年久失修。

  经过当地的保护开发,现在的碛口被誉为“活着的古镇”:镖局、当铺、货栈等古建在西市街边诉说着古镇往昔的繁荣,驼帮文化在东市街全景展示。

  近期,全国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各地古镇迎来踏春热潮。何为“古镇”?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孙小荣表示,古镇一般是指拥有百年以上历史、从古代一直续存到现在的集镇,往往具有建筑风貌保存相对完好、历史人文底蕴相对独特、生活方式传承相对完整等特点。

  我国历史悠久,广阔土地上现存古镇数量可观。“这些古镇不仅是中国的建筑遗产,有些还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说。

  古镇游缘何兴起?孙小荣认为,相较于城市生活节奏的“快”,古镇生活“慢”;和城市空间的“新”不同,古镇保留了“旧”;与城市设计管理的“标准化”“国际化”相比,古镇则呈现“个性化”“地域化”特性,烟火气更足。“古镇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回归传统生活’和‘怀念旧时光’的氛围与场景,满足了众多游客的现实需求。”

  游客找到了“诗与远方”,百姓借助古镇游增收致富。依托附近村落的自然和历史资源,碛口古镇打造了民俗文化村、摄影写生艺术村和红色文化村。“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古镇景区规划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古镇得到保护后,更多人认识到历史文化的价值,也让当地百姓吃上了“旅游饭”。

  古镇应有文化之魂、独特之美

  “逛了那么多古镇,不少地方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王女士是一位旅游达人,上学时就开始游览古镇,如今工作后依旧热爱。在她眼中,不同古镇因循各自水土,因而呈现不同风土人情。然而这几年,在各地新开发的古镇观光后,王女士坦言各古镇间并无太大差异。

  游逛古镇,人们看重的是古建筑、自然景观以及当地的文化氛围。“如果到了一个古镇,看不到原住居民的生活状态和风貌,品尝不了当地特有的美味小吃,走过后留不下关于此地的独有记忆,心中难免会有一些失落。”王女士说。

  持类似观点的人不在少数。有游客作了总结:很多古镇基本都是青砖、红灯笼,商铺里摆满了民族服饰、手工银饰、丝绸制品等,就连小吃都是臭豆腐、烤鱿鱼、烤肠等,毫无特色可言。有网友调侃道:“自己去的是一个披着古镇外衣的小商品城。”

  孙小荣指出,当前古镇开发建设“地产化”明显,跟风、仿制的情形较多,致使不同古镇从建筑风貌到业态内容千篇一律,渐渐丧失了独特性。有的古镇为了营造“游客空间”,让古镇原住居民全部搬离,浓郁的生活气息随之飘走,古镇游变成了逛街购物、喝茶吃饭、参观表演的“复制+粘贴”模式。

  专家表示,这种复制粘贴的思维,短期看可能会带来一些蝇头小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最终会被游客用脚投票,淘汰出局。

  千镇一面,从何而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过度商业化,很多古镇由此“褪色”,丢掉了文化之魂、独特之美。“过分强调古镇商业功能,使游客满眼看到的是各式店铺和同质化的旅游商品,而无法领略古镇的历史魅力与文化内涵。”贵州省旅游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进源说。

  业内人士指出,商业化确实给古镇开发带来较大压力。一方面,古镇只有通过商业开发,才能让沉睡的传统文化“活起来”,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并适应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商业开发或多或少会改变古镇环境,而过度商业化必然破坏古镇原有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致使其吸引力下降。因此,古镇开发如何在文化和商业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不少古镇的运营存在短板,影响了游客消费体验和重游率。”孙小荣说,真正的集镇是开放式的生活空间,一旦变为文旅消费空间,就要加入更丰富的业态、产品和服务。但有的古镇目前仍保持传统运营思路,创新性不足,“交互式、体验式、沉浸式”场景缺乏,“二次消费”供给不够,加剧了古镇类景区的“空壳效应”,即看上去很美,但不好玩。

  挖掘特色文化是重要突破口

  古镇开发,贵在独特。告别“千镇一面”,古镇才能焕发新生。

  怎样打造自身特色?古镇,首要“讲古”。在古镇保护工作中,阮仪三主张对旧建筑进行修缮或复原旧建筑,而非以旅游商业为目的,使用快捷的现代材料、现代工艺另起炉灶。以周庄为例,在整修中使用许多旧木梁、旧木柱、旧门窗、旧石板等,修出了原汁原味的房子。

  有专家还提出,对于尚未完全开发的古镇,应在保持原始风貌的同时,尽可能提升旅游设施与旅游服务的质量;对于已充分开发的古镇,如何保留住真正的古色古香,则是凸显差异化旅游魅力的重点。

  挖掘特色文化是重要突破口,古镇要从自身的历史文化中找到独有的文化符号。这一点,各地已有不少探索,如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的关圣古镇,以关公文化为特色,处处可见三国文化的印记;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的溱潼古镇,每年清明节第二天,四乡八镇的数百只会船云集十里溱湖,参加一年一度的溱潼会船节……

  专家建议,古镇开发者、管理者应对当地历史文化进行完整、详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长远统筹规划。通过保护和传承本地文化,保存古镇本地特色的习俗、产品,使古镇保持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记忆。

  让古镇游走出同质化误区,应不断提升游客体验。“不仅要‘讲古’,也要‘上新’。”孙小荣表示,古镇要在精致化产品、精细化服务、精彩性活动和精益化运营上下功夫,要常变常新、常新常变。比如乌镇戏剧节,每届剧目都不一样,吸引人们年年如约而至。要鼓励商家推出独特商业创意,丰富体验场景,增加游客对古镇的兴趣与了解。

  “古镇保护,离不开当地居民。”阮仪三指出,民居是城镇历史文化遗存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着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只有把原住居民留住、把那里传统的生活方式留下来,城镇历史文化保护才能永葆生命力。

  有居民,古镇才有生活气息,这是商业化无论如何都无法替代的。对此,不少业内人士深有体会。他们认为,在古镇开发方面,“乌镇模式”值得借鉴。乌镇能取得商业成功,除了古镇本身景致优美之外,还把特有的民居水阁、老宅深巷、船拳皮影和民间作坊当作重要的财富精心呵护,并对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层次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