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10年来,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来华专利申请量稳步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知识产权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用行动赢得世界认可。
中国欧盟商会近年调查显示,受访欧盟企业普遍认可中国知识产权执法状况;外国企业愿到中国法院解决知识产权纠纷,中国日益成为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之一……
质量提升——
知识产权更“值钱”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连续10年稳步提升。近年来,中国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
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全年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4件;作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分别达451.7万件、183.5万件;授予植物新品种权4026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发证9106件。
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的比亚迪集团总部,一面近10米高的墙上,密密麻麻排布着一张张专利证书。比亚迪的研发机构覆盖材料、电子、电池、汽车、轨道交通、半导体等众多领域,平均每天有11项专利面世。知识产权是市场的“通行证”。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超过186万辆,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更加凸显。2021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4.3万亿元,同比增长17.9%,占GDP比重达到12.44%。2022年,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达4868.8亿元,同比增长57.1%,知识产权更“值钱”,越来越多的“知产”变为“资产”。
在浙江省杭州市高新区,浙江凡聚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一张“数据知识产权公共存证证书”获得百万元的融资。通过可穿戴产品获得儿童多动障碍测评数据后,凡聚科技对数据进行脱敏处理,以数据资产质押的形式获得银行授信100万元,这是全国首单基于区块链存证的知识产权质押。
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当前,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实现省级层面全覆盖,地市级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超过40%。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实现作品版权登记全面线上办理。全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吸纳就业人员超过92.8万人,总营业收入达2600亿元。
4月26日,2023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启动。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今年活动的重点任务。活动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组织开展专利集中审查、专利审查高速路、商标优先审查等政策宣讲,解决企业在知识产权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知识产权进一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有力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不断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申长雨说。
法治保障——
“火眼金睛”查侵权
中国持续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推进知识产权领域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编纂民法典为保护知识产权提供基础性法律依据,修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法律,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立法。
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力度持续加大。2022年,全国查办专利商标等领域违法案件4.4万件;查办侵权盗版案件3378件,删除侵权盗版链接84.6万条;侦破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2.7万起。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从2012年的63.69分提升至2022年的81.25分。
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2年)》显示,全国法院2022年新收知识产权案件超52万件,全国具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已达558家,基层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的重要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介绍:“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批复设立无锡、徐州、泉州知识产权法庭,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部门为牵引、4个知识产权法院为示范、27个地方知识产权法庭为重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为支撑的专业化体系进一步完善。”
2022年4月,南京知识产权法庭,一起涉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线上开庭。上海市一家数字科技公司起诉江苏省徐州市某网络服务公司软件抄袭。
技术调查官张耀超参与了庭审,他“火眼金睛”地从被告数百万行源文件里,发现了与原告软件信息、公司简称相同的可执行文件。“被告源代码其实就是打乱了原告代码的顺序,函数命名、代码逻辑结构等均与原告软件基本一致,存在‘换汤不换药’的情况。”张耀超说。他出具的技术调查意见获法院采纳,该案被告被判构成侵权。
南京知识产权法庭在全国首创了技术调查官模式。在成为技术调查官前,张耀超是一名电子信息行业的高级工程师。
为了高效审理知识产权技术类案件,人民法院持续完善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2年)》显示,通过“全国法院技术调查人才库”建设,超500名技术调查专家入库,全国范围按需调派和人才共享机制不断深化,有效缓解技术类案件事实查明难题。
同等保护——
外资企业更放心
中国对内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得到外资企业的普遍认可。
近日,一封来自西班牙的感谢信送到了上海市奉贤区市场监管局。不久前,西班牙电气设备行业领军企业西谷铎发现,自己的企业名称被一家注册在奉贤区的公司盗用了。西谷铎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政府职能部门能否全力配合外企维权?我们当时心里没底。”
奉贤区市场监管局的行动打消了西谷铎公司的疑虑。接报第二天,该局就对“山寨”的“西谷铎电气公司”立案调查。几个月后,侵权公司受到了处罚,变更了名称,关闭了网站。
通过平等保护中外知识产权,中国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发布2022年典型案例,其中,在“蜜胺”发明专利及技术秘密侵权两案中,认定国有上市企业侵害中外合资企业和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并高额判赔,体现对内资和外资企业、国有和民营企业的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利伐沙班”发明专利侵权行政裁决两案中,秉持严格解释药品和医疗器械行政审批例外的司法理念,依法保护外方当事人合法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4年来,共受理当事人一方为外国主体的涉外案件1257件、审结864件,约占法庭全部案件的1/10;其中,当事人均为外国主体的案件数量不断增多,约占法庭全部涉外案件的4%。”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表示,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到中国法院解决纠纷,中国日益成为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之一。
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商业信心调查2021》显示,半数以上受访欧盟企业认为,中国知识产权执法力度“足够”或“非常好”,这在历次调查中尚属首次。《商业信心调查2022》同样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欧盟企业认为,中国知识产权执法状况达到“充分”或“优秀”水平。
国外申请人在华布局知识产权的意愿不断增强。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近10年来,共有11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申请专利,合计申请专利25.3万件,年均增长5.6%。
与此同时,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中国已正式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和版权方面的《马拉喀什条约》,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实现了244个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中文成为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工作语言;上海、福建、海南三地法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建立合作关系,为快速解决涉外知识产权争议提供便利;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其他国家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中国授权的发明专利可以直接在柬埔寨办理登记生效手续,老挝对中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果予以认可。
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表示,近年来,中国重视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中发挥的作用,由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链接
数说知识产权
50周年
今年是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50周年,这一合作关系始于1973年中国贸促会参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领导机构会议。2022年,中国贸促会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在知识产权领域实现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合作达成一致意见。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深度参与多边框架下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地理标志等国际规则完善,深入落实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推动第二批350个中欧地理标志产品的互认互保。
7.1万件
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可以为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维权需求提供公益援助,是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的重要环节。随着高校、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近年来,各地在推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标准规范,推进业务标准化、专业化建设方面成效显著。目前,中国已设立维权援助机构2000余家,2022年共办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申请7.1万件。
540种
专利文献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技资料库,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工具箱”。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已公开的专利文献中获得启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实现的。中国高度重视专利文献的开发利用。截至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累计配置540种专利文献资源,建设118家专利文献服务网点,通过专利信息检索分析、产业数据库构建、专利导航等公共服务,为创新活动提供持续的信息支持。
1+4+27
最高人民法院持续健全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体系,截至目前,全国知识产权法院/法庭已形成“1+4+27”格局。“1”为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部门。4个知识产权法院为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27个地方知识产权法庭在成都、南京、苏州、武汉、合肥、杭州、宁波、福州、济南、青岛、深圳、西安、天津、长沙、郑州、南昌、长春、兰州、厦门、乌鲁木齐、景德镇、重庆、沈阳、温州、无锡、徐州、泉州设立。
(本报记者叶 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