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你最近住得怎么样?”短短一句日常问候的背后,折射出住房与民众生活品质的紧密关联。人民群众是否“安居”“乐居”,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然而,对于一些城市中的新市民、青年人来说,住房租房压力较大成为难题。为此,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一系列“组合拳”,积极推进租购并举、租购同权工作,让新市民、青年人住有所居、住得安心,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政府加大监管力度,住房租赁市场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在租房市场中,诸如“打隔断”群租、合同设置“霸王条款”等问题的存在,让年轻人唯恐避之不及。如何让群众在租房过程中“少走弯路”?固本清源,规范住房租赁市场是关键。去年以来,全国不少地方出台新规,规范租房市场,对维护消费者权益提出了明确要求。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从住房租赁经营、房地产经济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等多方面进行了规范,并针对长租、短租、互联网平台等开展专项执法,严肃处理市场主体违法违规行为。现实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伴随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的全面运行,租房的“千层套路”少了,租赁市场更透明了,在保护租赁关系、规范租赁市场、保护群众权益等方面大有成效。
各地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惠及更多新市民和青年人。目前,全国众多省区市已出台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政策目标下,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不断提速、渠道逐步拓宽、供给增量扩充。住房保障的“蛋糕”要做大,也要分好。公平分配是保障性住房管理的“生命线”,一旦处理不当,将对公共秩序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保障性住房相关业务的办理上,政府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在房源质量、分配流程等各环节上严格把关,保证分配过程的透明高效、合法合规,维护好每一位住户的切身利益。
从住有所居到宜居乐居,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前段时间,“你会称自己的出租屋为‘家’吗”这个话题在网络上“火”了,网友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各自在城市中的居住故事。这个问题的背后,反映出新市民、青年人正努力在城市居所中寻找归属感和满足感。有关部门应当构建更为宜居且人性化的居住空间,让民众住得更舒心、更满意。放眼全国,不少地方通过城镇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完善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管理也上了新台阶,有效提升居住的舒适度。同时,一些社区还通过丰富的社区文化供给,构建和谐良好文化氛围,让新市民、青年人感受到更多的温度与暖意。
随着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我们期待有关部门在相关问题上持续聚焦精致管理、下足绣花功夫,帮助新市民、青年人更好地在城市安居乐业,让他们租得起,也住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