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有性别,没有姓名。无名无姓的人在史书中很常见,于我的读史习惯,并非关注完大事件之后拔腿就走,而尤为喜欢历史大事件中的小人物,往往他们的故事,更令人唏嘘动容。
公元前138年,张骞从长安动身的那一刻,远在千里的她尽管全然不知,但其实她和他的命运纠结已经开始了。司马迁为什么不肯记录下她的名字,原因不得而知。为了叙述的方便,我先临时给她取一个,比方说小草。毕竟她生活在一片大草原上,那么她理所应当是其中的一棵小草。
汉武帝时的汉王朝已经很强大,但此时的匈奴也很强大,要想穿越被匈奴控制的西域诸个小国,联络最西端的大月氏,进行两面夹击,策略正确,只是实施起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这不,张骞一行刚进河西走廊,就被匈奴的骑兵抓了个正着。啥也别说了,押往王庭吧。
这时候,小草出场了。这算不得美人计,军臣单于的意思不过是,我也不杀你,但你还是忘记你那所谓的外交使命,就安下心在这儿过日子吧。
身为俘虏,张骞没有太多的选项。对小草来说,她能拥有的选项可能比做俘虏的张骞更少。两个命不由己的人只能走到一起。
青青草原,大漠荒沙。张骞不得不按下使命,生儿育女。这一晃就是10年,看管他的人认为他肯定早已被同化,了无异心,便懒得过多理他。这却为他的逃跑创造了条件。
这天,他和他的随从收拾行装,像每天正常外出打猎一样做着准备。这个时候,其实只有小草知道,他们分别的时刻真正到来了。她不想把事情挑明,是因为她还没做好随他而去的决定。更重要的是,他们相濡以沫10年,张骞也未向她挑明,说明他也并没有就此带她远走的打算。她只默默给了他一个拥抱,仿佛是想把曾经的10年留住,或是把曾经的10年还给他。
既然好不容易逃出来,按说,他们应该往东跑才是。没有!他们恰恰选择了向西。也就是说,10年过去了,张骞揣在怀里的使命火把,依然在熊熊燃烧,将心空照得锃亮。使命在,干劲就在。不管戈壁,不管飞沙,不管风雪,他们过车师,越焉耆,溯塔里木河,穿疏勒,翻葱岭,至大宛,然后继续一路向西,掠康居,走大夏,终抵大月氏。可历经千难万险的抵达,却并不代表着成功,因为10多年过去,好不容易安顿下来的大月氏,此时已经放弃了抗击匈奴的打算。
落寞回返的张骞使团,放弃北道,改从南道,沿昆仑山一线向东,为的是能够避开匈奴的势力。但却没想到,曾经独立的羌人地区早已沦为匈奴附庸。他们只能再次成为匈奴人的俘虏。
这个结果是小草万万没有想到的。他们之间的缘分注定已经结束了,当初分手时的那一抱,对她来说已经是决绝。
但历史就是这么诡谲,女人和张骞又见面了,又生活到了一起,仍然是青青草原,大漠荒沙。但很快,军臣单于的死和匈奴内部王位争夺的乱,又给张骞的出逃腾出了空间。
这一次,女人没有再选择用一个简单的拥抱草草了事,而是直接打起包裹,一言不发,坚定地跟他们同行。他们一路往东,回到长安,这个东方男人终让她见识到了一个与西域完全不一样的天地。
也许,到达长安后,她才多少知道了一点张骞出使西域这件事的伟大。如果她真有要求的话,我相信她的要求或许并不高,她可能只想要一个名字。对在一个伟大事件中,付出了13年青春、心血和爱情的女人来说,仅仅要一个名字,应该不算过分。但史书的门槛说低也低,说高也高,她作为一棵小草,真的是没那么容易一步就能迈过的。对历史来说,有时谁做了什么,这人叫什么名字,其实都已经不重要。
不过,说到此,我以为我赋她小草之名,也是极为不合适的。依她而论,她可以叫草原,可以叫风沙,可以叫大漠,而唯独不能叫小草。
我以为她是高大的,甚至长得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