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中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3月24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论衡》:孔子说的就都对吗?(子曰诗云)

熊 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3月24日   第 11 版)

  孔子被捧上了神坛。

  王充想把他请下来。

  事情要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起,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生前四处奔走不受重用的孔子,一下子成了万众景仰的孔圣人。

  先秦典籍五经,作者的头衔被安到孔子头上。加上谶纬迷信的盛行,两汉社会上充斥着一股虚妄的学风、世风。人们喜欢谈论灾异,对圣人的所谓微言大义孜孜以求,学问越做越歪。

  这时出现了一个逆潮流而动的王充。

  王充是浙江绍兴人,出生于公元27年,大约在公元96年去世。他自称出身小门小户,别人也总嘲笑他祖上没有打下好基础。王充学习很刻苦,家贫无书,就经常去书店蹭书看,凭着过目不忘的本事,博通了百家学问。虽然在洛阳上过太学,但王充仕途不顺,没当过什么大官,在扬州干过一阵子文秘工作,不过百石小吏。

  王充一生,勤于著述,但流传至今的只有《论衡》84篇。为什么写这本书?他说,就是因为看到市面上的众多书籍,编排失实,充斥虚伪言论,因此写《论衡》“订其真伪、辨其实虚”。

  《论衡》的批判锋芒主要指向三类书:喜言灾异的谶纬迷信之书、俗儒穿凿附会的传记、“圣人”信口雌黄的经书。

  比如,两汉时期最流行的学说莫过于“天人感应”。这一观念集中体现在班固的《白虎通·灾变篇》。书里说,天为何降下灾变?是为了谴责皇帝,让他觉察到自己的错误言行,从而悔过修德。

  王充不信,反唇相讥:“国家能遇上灾难,家庭也会遇上;有灾难,就说是上天谴责皇帝,为啥不是谴责家人呢?而且不是说天道自然、无为而治吗?如果告诉世人了,那就是有为,不是自然啦。”

  持论如此,王充得罪了当时及身后的读书人。清代学者李慈铭编撰《越中先贤祠目序例》,遴选绍兴名人,从西汉选到清,自称选择审慎,结果就不选王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提到《论衡》,恨得牙痒痒:“言辞过激,跟圣贤对着干,真是狂悖之徒。”但又不能不承认“在订正讹误、针砭世俗上,合乎道理之处也不少,有益于风俗教化”。因此,结论是,攻击这本书的人很多,喜欢的人也不少,有不可废弃的价值。

  这种不可废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王充不随波逐流、坚持理性的态度上。

  比如,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圣人通晓天地鬼神之事,对于人事成败、古往今来无所不知。”

  对此,王充表示极大怀疑,对圣人、经书、经说皆不迷信。他在《知实篇》中列举16个事例证明“圣人不能神而先知”,其中孔子占14例,孟子和周武王各占1例。

  王充认为圣贤之言照样有错。比如《论语·颜渊》中,面对子贡问政,孔子告诉他3条,足食、足兵、民信,即有充分的粮食储备、充足的武器装备、取得人民的信任。孔子认为这三条,民信第一重要,其次是足食,再次是足兵。为什么这么排列?在他看来,自古以来死人的事经常发生,解除武装会被杀,没有粮食会饿死,但如果不能取信于民,纵有武器,纵有饭吃,也无法维持统治。

  对此,王充反问:“人民饥饿难耐,就会放弃礼义。礼义都不要了,人民还怎么信任你?”他引用《管子》里的名言说:“‘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谦让是因为有余,争夺是因为不足。孔子教子贡去食存信,能做到吗?有充足的食物,信任会自发产生;没有充足的食物却想取得人民的信任,就算你的愿望怎么强烈,信任是不会产生的。”

  王充坚持实事求是,敢于对圣贤和经传驳难、辨伪,同时对世人的盲从迷信也作了揭露和批判。他在《书虚篇》中说:“世人相信那些虚伪妄说的书籍,以为记载在竹帛古书上,是圣贤所传下来的,就没有不对的事情,因此就相信,就去认真读。其实那些书,多是故弄玄虚,编造惊人之论,来糊弄世俗之人罢了。”比如,有的书说孔子弟子颜渊是千里眼,能见千里之外,只因超能力用得过多,早早去世。王充说,这是胡说八道,颜渊这么厉害,为什么《论语》里不说?为什么孔子从来不提?人眼所见,不过十里,再远就看不到了,这是常识。

  类似驳斥,《论衡》书中比比皆是。王充铆足劲反对虚妄迷信,以至于连神话传说、文学夸张也一概否定,这是他的局限。但作为两千年前的学者,王充在孔子神话刚刚崛起之时,就开始怀疑、批判,属实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