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外媒看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3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动画产业自信“走出去”(专家解读)

■受访专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媒介管理研究所所长 朱春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3月13日   第 10 版)

  近日,在苏州美术馆展出的动画人作品手稿展,吸引不少动画爱好者前来欣赏。
  阙明芬摄(人民视觉)

  中国动画产业近年来加快“走出去”步伐,吸引广泛关注。据法新社报道,中国动画电影《艺术学院》入围今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日本动画导演新海诚近日表示,在全球动画舞台上,中国动画电影质量正在快速提高。

  美国知名影视杂志《Variety》报道称,中国近年来频频拓展动画领域国际合作。近期,由中美团队共同制作的动画电影《超级英雄美猴王:齐天儿》亮相柏林电影节欧洲交易市场,向观众展现了《西游记》文化元素。

  

  过去20年,中国动画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首先是解决了产量问题。2000年,中国动画年产量仅有数千分钟,而到2011年,中国动画年产量已突破26万分钟,占全球动画年产量近70%的份额,使中国动画产业成为资源聚合与流通的一个产业高地。

  2012年之后,中国动画产业政策重点从激励产量转向创新能力培育和作品质量提升。依托互联网内容创意平台的创新激励机制,产业资源得到较好聚合,一大批优质中国动画得以“走出去”,参与海外网络传播。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雪人奇缘》《罗小黑战记》《姜子牙》《飞奔去月球》《动物特工局》等近年来都在海外市场受到好评。

  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动画产业链中的地位明显提高,由产业“微笑曲线”底部的代工位置,向收益率较高的曲线两端转移。随着实力提升,中国动画产业中逐渐出现“逆向外包”趋势,即由日韩等国高水平制作团队承包内容制作。

  中国动画产业发展背后有多重助推因素。首先,政策不断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指引。多年来,中国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动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中国动画产业培育创新优势提供了政策支持。

  其二,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助力产业提质增效。在互联网企业的带动下,动画产业逐渐形成超越地理空间的虚拟产业集群,以市场化方式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提升了创新效率,打造了创新型动画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助力中国动画产业告别“小、散、弱”的出海模式,在国际竞争中提高了体量、声量。

  其三,版权保护意识和机制逐渐增强,激发了产业创新创造活力。近年来,中国动画产业挖掘出一大批优质动画IP(知识产权),提升了中国动画的辨识度。同时,动画IP热潮也促进了尊重文化创意、激励文化创新意识的普及,强化了版权在产业创新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其四,创意人才不断涌现,为产业长远发展注入动力。经过20余年高速发展,中国动画产业积累了大量创意人才。中国高校基于新文科理念,源源不断为中国动画产业培育新生力量,保证了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当前,中国动画产业“走出去”前景甚好,正处于从低幼动画向全龄动画扩张的关键时期。未来,中国动画产业还可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强化创作者优先的激励机制。目前,IP开发方面,互联网平台企业尚存在一定的“店大欺客”现象。平台凭借垄断地位,严重挤压创作者收益空间。唯有转变为创作者权益优先,产业才能充分提升创新实力。二是加强文化传播相关政策协同,进一步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天然优势。三是推进传统动漫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动漫产业资源聚合模式转变,在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内形成资源有效配置,解决产业资源严重碎片化问题。

  (本报记者  林子涵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