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海归创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2月22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欧美同学会和南京大学倡议留学人员——

心系“国家事”, 肩扛“国家责”

本报记者 孙亚慧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2月22日   第 10 版)

  南京大学留学报国成果展上展出的“羲和号”模型。
  本报记者 孙亚慧摄

  关山万里,爱国之心不改;远渡重洋,报国之志弥坚。在南京大学,从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到如今这一代留学归国青年学者,他们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留学归国后在各自岗位上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2月19日,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和南京大学共同主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谱写留学报国新时代华章”主题论坛。

   

  厚植爱国底色

  “百余年留学史与中国现代化紧密相连,既是‘索我理想之中华’的奋斗史,也记录着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不懈尝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丁仲礼在论坛开幕式上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留学人员作为人才生力军,理应走在前面、作出表率。他希望海内外留学人员厚植爱国底色,坚守报国初心,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同心同行;要牢记“国之大者”,求真务实做事,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努力把名字镌刻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奋斗史册上;要坚持自信自立,积极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让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增加理解和认同。

  “高校是留学人员成长成才的基地,也是海归人才施展抱负的热土。”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陈旭寄语广大留学人员,要初心不改,赓续留学报国光荣传统,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要奋斗不止,激发创新创造蓬勃动力,助力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笃行不辍,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主动担负起“民间外交使者”的光荣责任,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此次论坛上,欧美同学会和南京大学共同发布了《奋进新征程留学报国倡议》。倡议旨在号召海内外广大留学人员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共同积极行动起来,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留学人员的智慧和力量。

  坚守报国初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大学获得国家三大奖18项、重大科技项目115项。这其中的大部分获得者,都是留学归国的学者。”主论坛主旨演讲环节中,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欣然说。这位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80后教授,曾研制出世界上首个高开关比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是最年轻的“长江学者”之一。

  在南京大学,有许多像他一样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任教的青年学者。他们在学以报国中实现青春梦想,在自己的学术领域中上下求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何促进新发展阶段留学人才培养?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表示,要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对留学归国人才的政治关注、组织关怀和生活关心,引导他们传承好、弘扬好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要突出平台建设,优化引才模式,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要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以开放大格局构筑发展新优势,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精准实施教育、科技、人才国际交流合作,以教育之力服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王嘉毅说。

  本次论坛还设置了4场分论坛,分别以“留学报国与坚持立德树人”“留学报国与科技自立自强”“留学报国与文化自信自强”“留学报国与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40余位留学归国人员代表进行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