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万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2月22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

人工智能“推着”绘画往前走

本报记者 赖 睿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2月22日   第 07 版)

  如今,人工智能绘画已成为热门现象——输入一段描述性的文字,计算机进行自动解析,就可生成同一主题、不同风格的画作。

  人工智能的“创作”令人惊叹。在数字时代,这是否意味着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是否将被取代?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

  人工智能概念在演进

  人工智能绘画说到底是一种生成艺术,依靠给出的指令生成图像。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有艺术家探索用计算机画画。随着互联网普及,大量数据得以积累,促成了可视化艺术的诞生。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绘画逐渐变成可能。2022年,人工智能绘画技术突飞猛进,不仅提高了画作清晰度,也缩短了成像时间。

  “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绘画这件事,人类已经探索了50来年,并在去年迎来爆发性增长,使之成为更加普及的应用。”邱志杰说。目前,人工智能不仅能“绘”出印象派、科幻风作品,水墨中国画也有所涉猎。2022年底,百度智能AI绘画系统“文心一格”续画陆小曼未完成的山水画遗作《夏日山居图》,就曾引发广泛关注。

  邱志杰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院长。2019年7月,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机器人“夏语冰”就是他的学生。“‘夏语冰’的绘画能力是我教的。我们用人类历史400年间的5万余张著名绘画来训练她,并给她的画作打分,以此来促进她的画艺精进。”邱志杰介绍说。他与“夏语冰”共同创作的《山水精神》还亮相2021年服贸会。

  在邱志杰看来,人工智能的概念其实一直在变。“上世纪70年代,口袋大小的电子计算器出现了,当时的人们认为那就是人工智能。到了今天,我们手机里的智能语音助手好像也不太会被大众认为是人工智能了。”邱志杰认为,人工智能的标准是在不断演进和更新的。

  “就像当年摄影之于绘画”

  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不仅影响了绘画创作本身,也改变了艺术生态。一些人工智能绘画作品甚至走上拍场,卖出高价,引得舆论哗然。关于人工智能绘画是否具有创造力这个话题,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这取决于把什么称之为创造力。”邱志杰表示,如果把时间线拉得足够长,艺术领域的创造、制造、复制等概念的边界,有时候比想象中要模糊很多。

  那么在数字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吗?“目前看来,人工智能跟专业画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人工智能绘画不是画出来的,是生成的图像。图像跟绘画是两码事。”邱志杰说,绘画是从眼到脑、到手的过程,生成的图像只能打印在纸上,目前打印精度不够,一般画面较小,一眼就能看出来。

  面对人工智能给艺术带来的影响,邱志杰始终保持乐观态度。“就像当年摄影之于绘画。”邱志杰认为,一部分工作被取代是必然的,比如艺术普及、设计海报、唱广告歌等活动,未来可以交给人工智能来执行。

  19世纪摄影术的发明让很多肖像画家下岗。这使得彼时的画家们不得不思考,要怎样画才不可取代,由此诞生了梵高、毕加索、马蒂斯等著名艺术家。“现在也可能发生类似的事情。人工智能会‘推着’绘画往前走。”邱志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