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外媒看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12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海外声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12月19日   第 10 版)

  图一:12月12日,在江苏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图灵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组装和调试工业机器人。
  翟慧勇摄(人民视觉)

  图二:12月5日,在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科研人员对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从太空归来的植物样品进行分解与固化。
  (新华社发)

  图三:12月6日,贵州省榕江县八开镇摆列村甜茶种植基地,村民在采摘甜茶。
  杨成利摄(人民视觉)

  中国机器人密度位居世界前列(见图一)

  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巨额投资使该国机器人密度位居世界前列,首次超过美国。这是依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世界机器人2022”报告得出的结论。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玛丽娜·比尔说:“机器人密度是衡量全球制造业采用自动化的关键指标。全球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的新平均值飙升至每万名员工141台机器人,是6年前的两倍多。中国机器人密度快速增长,显示了中国在该领域的投资规模。不过,中国机器人产业仍有很多提升自动化的空间。”

  中国是迄今为止全球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年度安装数量全球最多,自2016年以来每年机器人运营存量也最多。

  ——据美国《供应链管理评论》杂志报道

  

  中国太空水稻研究取得突破(见图二)

  10月底,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科研示范基地,“太空稻”在试验田中收获。这些水稻种子于2021年6月被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带到天宫空间站,历时3个月后回到地球。为解决14亿人的吃饭问题,中国制定了确保粮食安全的国家目标,而中国正在航天育种方面取得突破。

  自1987年以来,中国利用卫星、载人航天器和高空气球进行作物航天育种。此后,该国共培育出上千种太空植物和水果种子,其中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番茄等约200种通过审定的新品种。中国种植面积第二广的“鲁原502”小麦,被认为是中国航天育种史上最成功的例子,其产量比普通品种高出约11%,且更能抗旱和病虫害。

  中国现在正在挑战航天育种以外的太空培育。12月4日从天宫空间站返回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带回在太空试种了4个月的水稻种子。该实验首次在轨完成了水稻全生命周期培养。中国最近完成天宫空间站组建,预计未来能够在天宫稳定开展更多航天育种和栽培实验。

  ——据韩国《韩民族新闻》报道

  

  贵州打造茶产品出口基地(见图三)

  在中国云贵高原上的高山之间,有一片绿色大海——贵州“茶海”。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贵州,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在那里发现了164万年前的茶籽化石。到现在,贵州仍有很多古茶树,是中国保存茶树品种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在中国这个自古就以茶叶和丝绸闻名于世的国度,茶的历史与文化伴随中华文明走过漫长的道路,茶也深深融入贵州的发展中。如今,贵州茶叶的种植面积已超过700万亩,是中国茶叶种植第一大省。

  “都匀毛尖”是“贵州绿茶”的标志性代表之一。2022年11月29日晚,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中一个项目,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贵州正在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中国最大的高标准茶园基地、中国最大的茶加工集聚基地、中国最大的茶产品出口基地。贵州已成为中国茶原料中心,有中国最大规模的茶园。贵州省88个县有78个县产茶,在中国茶业百强县中,贵州就有10个县。

  ——据沙特“阿拉伯新闻”网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