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虚拟现实(VR)眼镜、操纵手柄,就可以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元宇宙校园”开启奇妙的中文学习之旅——在日前由教育部主办的2022年国际中文教育大会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展上,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杉达学院联合开发的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吸引了观展者的关注。
“元宇宙”打开国际中文教育的另一扇门
就此次尝试,在日前于北京召开的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发展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院长丁安琪介绍说,受疫情影响,有国际学生无法到中国学习。在此背景下,华东师范大学曾采用实景直播的模式开展线上教学,但这并不能达到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中文的目标。“去年,我们了解到了元宇宙的概念,今年开始尝试打造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平台。”
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究竟有哪些新特点?丁安琪解释道,首先,构建了沉浸式虚拟3D教学与生活场景,使在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身临其境般在华东师范大学校园里学习成为可能。其次,提供了多元化的多维教学手段。在虚拟中文智慧教室中,教师可以播放PPT和音视频文件,可以登录网页、提供板书教学内容、播放全景教学视频。第三,创设了交互性的学习与社交情境。学习者可以在数字孪生中文智慧教室进行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可以在虚拟场景中模拟交际对话,进行交互练习,实现真实社交。最后,创建了高自由的学习社交元宇宙社区,使世界各地的学习者都可以进入数字孪生华东师范大学体验校园生活,如在健身房练习太极拳,在留学生公寓“邂逅”其他同学进行交谈等。
在相关专家看来,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是实现了三维沉浸体验,实时持续网络访问,可交互、跨时空性等元宇宙特征的创新性中文教学应用实践,让学习者体验到在虚拟3D世界中增强了的、个性化的存在感和沉浸感,为国际中文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新技术赋能国际中文教学模式
数据显示,全球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81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设中文课程的各类学校及培训机构8万多所。中文学习者低龄化、网络化、智能化等趋势越来越明显。
为顺应该趋势,不只是华东师范大学,不少开展国际中文教育的高校、机构等,也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今年6月,位于埃及十月六日城的中埃友好示范学校迎来了一堂特殊的中文课。学生坐在由集装箱搭建的教室里,借助互动大屏和教学软件,与教师进行线上互动。这正是由网龙网络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网龙”)与埃及政府合作的智慧教室项目。课堂上,埃及学生在AI老师的辅助引导下,参与课程中的学习、跟读、互动和汉字书写环节。较之传统课堂教学“师徒式”互动,课程引入的AI老师,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的开口率,结合即时反馈系统,形成了“多师课堂”的效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学院副院长宋飞和其团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国际中文教学的尝试也引发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同行的关注,他们在虚拟现实慕课、虚拟现实教材开发、虚拟仿真实验等方面做了相关探索。“比如,我们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共同打造的《体验汉语VR视听说教程》已上市,在扫码、佩戴VR眼镜观看的方式下,学习者可以获得强烈的沉浸感受和显著的互动效果。”宋飞说。
宋飞表示,随着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语言学科中应用的新技术发展迅速并呈现交叉融合的趋势。一个以数据为分析基础,以人工智能解放思维能力,以虚拟现实革新体验效果的时代已经到来。“目前在语言教学中应用较广的教育技术在新技术的发展浪潮中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变革。”
还有许多亟待学界研究的课题
国际中文教育在数字化发展方面开展的尝试和取得的成果引人注目。在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发展论坛上,来自8个国家的20多位专家展示了数字化技术带给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具体变化,正是例证之一。
但不能忽视的是,在相关技术影响并改变国际中文教育模式的同时,也有许多亟待学界研究的课题,包括教师数字理念的更新、数字素养的培养,还有数字化教学模式创新和数字化资源的开发、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营造以及优化等。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汪张龙认为“国际中文教育经历了1.0到3.0的变化”,“在3.0时代,依托相关技术,不仅能够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国际中文教育效果。”但他同时强调,相关技术主要为教育教学的环节减负增效,教育还是以人为本。“比如,通过相关技术,老师可以随时掌握课堂的学习效果并调整相关教学活动,从而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但技术手段并不能代替老师。”
丁安琪表示,无论技术怎样改变,最终仍是内容为王,比如可以设计多元的人文场景,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要提升国际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我们开发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不能为了元宇宙而元宇宙。”
本文配图均来自华东师大国际汉语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