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健康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12月06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把中医药传承好创新好发展好(健康新征程⑥)

本报记者 熊 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12月06日   第 09 版)

  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不断推进中医古籍传承和保护工作,目前藏有古籍3.3万余册。近年来,图书馆运用数字化手段,使中医古籍更好服务中医药教学、科研及医疗。
  图为在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古籍修复师茆可人进行古籍修复。

  图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邓勇介绍中医古籍的数字化情况。
  新华社记者 张 端摄

  图为10月22日,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中医院的医务人员正在配药。
  胡攀学摄(人民视觉)

  11月3日,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的毛泽东主席中学的中文课上,第十四批中国援纳医疗队用银针、火罐作教具,以推拿、做操为内容,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体验中国传统医学文化。
  图为中国援纳医疗队医生为学生讲解人体穴位模型。
  新华社记者 陈 诚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对此,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主任韩晶岩认为,这给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医药是我国人民长期与自然相适应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医学体系。中医药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的防病治病理论和方法,在防治重大疾病、慢病、新发传染病,特别是难治环节方面有明显临床优势。传承中医药传统理论和方法,阐明其科学内涵,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韩晶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中医学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中医药的传承、发扬和创新因现代科技的融入迎来了新的机遇。

  

  科学传承

  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解决好中医药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的关系,是近十年来中国一直十分重视的问题,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深入开展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出版了汇集416种重要古医籍的《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积极推进《中华医藏》影印出版,实施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支持中医药古籍馆藏机构条件改善和修复能力提升,开展海外中医药古籍回归整理和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工作,建设国医典藏中医古籍数据库等数字化平台,为传承古典医籍精华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是加快推进中医学术活态传承。对包括国医大师在内的200多位名老中医、老药工的经验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了数字化、影像化记录,使一大批名老中医和老药工的临证经验、学术思想和传统技艺得以完整保存。持续推动学术流派研究,建立了各家学说与学术流派知识库,构建了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评价体系。研究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推动建设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和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体系。

  “在中医药传承方面,鼓励经典名方的临床应用和新药审批,鼓励中医药核心理论科学内涵的揭示——如气虚、气滞、血瘀、痰饮、热毒、寒邪以及补气、行气、活血、化痰、清热、散寒等,对中医理论科学内涵、临床使用价值的理解和推广,提升治病效果有重要的意义。”韩晶岩说,在政府投入、科技投入、基金投入上,应该加大对经典名方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以及新药审批的力度,加大对中医药核心理论科学内涵研究的投入。

  在这个过程中,韩晶岩提醒,如果只是盲目地在中医药领域创造新词汇、新概念,就违背了传承的宗旨,这是需要克服的。

  “传承,我们要科学地传承,去除糟粕,把临床有效经典方和国医大师、名中医等一批优秀的中医药人经验方传承下去。尤其是对中医理论要进行深入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香美说,“要坚持西医学习中医,多学科交叉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把传统的中医药学和现代医学融在一起,科学有效地传承下去。”

  陈香美表示,中医的特点是辨证施治和个体化,如果完全按照西医的循证医学去推动中医药的发展,那是不完全科学的。

  推进创新 

  建立中国独有的新范式

  创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介绍,十年来,通过临床和机理研究,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非小细胞肺癌、糖尿病、慢阻肺等一系列重大疾病、常见多发病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一批中医药特色治疗方案。

  陈竺院士团队揭示了传统中药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患者五年无病生存率升至90%以上,获得舍贝里奖。

  陈香美院士团队揭示了IgA肾病进展新机制,中西医结合治疗使IgA肾病导致的尿毒症患病率下降10.5%,疗效提高20%,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刘保延研究团队证实了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显著优势,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广泛认可,推动了针灸更好走向世界。

  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通过973计划项目支持,回答了经穴特异性等一批重大中医理论问题,推动建立了中医络病学、中医体质学等新学科,丰富完善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人工麝香等一批珍稀濒危药材研究成果,为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韩晶岩表示,中医药的创新主要是阐明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疾病、慢病、新发传染病难治环节方面的临床效果,揭示其蕴含的中医药核心理论的科学内涵,揭示复方中药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

  “人体和疾病是复杂的,单一成分的药物不足以调控复杂系统和网络。复方中药的多成分,以及其对复方体系的多靶点调控就是中医药的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韩晶岩说,传统西药的创新模式(单一成分作用单一靶点)不足以解决防治重大疾病、慢病、新发传染病难治环节的问题。

  因此,韩晶岩认为,中医药的创新需要基于动态可视化、临床、动物、细胞样本的多时间点的多组学研究、大数据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有效成分与靶蛋白作用的结构药理学解析,分子生物学验证等多学科交叉、有组织的一体化研究,需要建立我国独有的用复杂方法研究复杂成分、网络调控复杂体系的新范式。

  “中医药的创新发展需要政策支持、政府经费支撑、专家团队顶层设计、企业参加,得集举国之力,开展有组织的、多学科交叉的一体化研究,并需要建立相应的机构、平台,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创新中心等。”韩晶岩说。

  近日,科技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发布了《“十四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家将持续加强中医药科技支撑平台建设,推动中医原创理论系统化诠释与创新,阐释中医药治疗重大疾病的核心病机,优化防治方案,加强中药新药创制与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发挥好引领和支撑作用。

  驱动发展 

  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发展中医药,要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那么,应如何进一步推进中西医结合?主要抓手在哪儿?

  “中西医结合是现代科学、现代医学与中医药结合的医学体系。”韩晶岩说,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的发展仅有200多年的历史——好比从长江源头刚走到三峡大坝,中医药有2000多年的历史——好比从长江源头走到了长江入海口,而这两种医药距离大海都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一方面,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在中医药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数字化、信息化、生物技术是把传统中医药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必要途径。”陈香美说,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如何利用大数据驱动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是这一代中医药人和中西医结合人应该完成的使命。

  为什么这样讲?首先,很多名中医、国医大师有宝贵的临床经验,这些经验经过几代人积累下来,要收集起来,挖掘出更有效的诊疗方案,尤其是在疑难病、慢性病、急症等方面,这样可以留给后人以科学的、宝贵的财富。

  其次,在中医古籍整理方面,需要真实可靠的大数据,为治病提供科学证据,让全世界的医务人员能够共享中国悠久的中医药医疗技术。

  另外就是药学的发展,要用大数据驱动新药的研制,比如把张仲景的经典方不断优化、不断在临床实践中积累数据,将之与信息技术、基因诊断、蛋白质组学等生物技术相结合。

  “这就要求我们在制药过程、在临床诊疗过程以及在基础数据过程中,都要追踪为什么有效、有效的原理是什么。”陈香美说,“在今后,需要加强中医药药效物质原理和有效性评价方面的研究,推动中西医结合走出科研诊疗新范式。”

  另一方面,在韩晶岩看来,中医药学中蕴含着现代医学尚没有看到的认知,如血瘀、痰饮、气虚、气滞、寒邪、热邪等,这些理论科学内涵的破解可以推动医学的进步。

  血瘀是血行不畅和内出血的状态,靠验血的方法难以检测出血管内血液循行不畅的状态。中医通过舌的瘀点和瘀斑可诊断血瘀,研发的舌微循环观察仪,可观察到舌丝状乳头内微血管的血流不畅的状态。

  血管阻塞后,气(氧气和水谷精微)供应不足,在心肌线粒体产生三磷酸腺苷(ATP)减少,心肌纤维状断裂,是心肌损伤的原因之一。临床多用强心药救治,但是,强心药消耗能量,引起死亡率升高。

  中医基于气虚血瘀理论,用补气活血方法治疗,可以改善心肌线粒体中的ATP合酶和ATP含量,恢复心肌结构,改善心功能,发挥治本的作用。

  微血管内皮细胞ATP减少时,内皮细胞缝隙链接开放,导致血浆白蛋白和液体漏出,引发微血管周围水肿。补气固摄方药可以恢复血管内皮细胞ATP含量,修复血管内皮细胞缝隙,防治液体漏出,更新了水肿治疗不治血管壁、仅调渗透压的传统理念。

  因此,“中西医结合可以从气血理论、血瘀与活血化瘀理论为切入点,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中医药原理,说清楚、讲明白中医药疗效机理。”韩晶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