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有一群华人诗歌从业者,他们不断将目光投向祖国,以绵绵的痴情和炽热的情怀,用诗歌抒发内心对中国的爱恋。他们就是泰国“小诗磨坊”的诗社同人。
2006年7月1日,在林焕彰和曾心策划下,泰国“小诗磨坊”诗社成立,由曾心担任召集人,成员包括岭南人、曾心、林焕彰、博夫、今石、杨玲、苦觉、莫凡八人。这一沙龙式的诗歌俱乐部,于一座六角凉亭成立。凉亭位于召集人曾心新落成的“小红楼”庭园中,奠定了诗社活动轻松雅致的氛围。诗社的活动形式是在固定场所不定期集会,以创作六行以内的小诗切磋诗艺,并探讨小诗文体的美学和理论问题,以期扩大影响。成立以来,“小诗磨坊”成员不断扩大,晶莹、温晓云、澹澹于2013年加入,范军、杨棹于2017年加入,2020年又增加一位新成员张永青。
现代诗歌中的小诗文体,发展至今约有百年。自上世纪20年代冰心、宗白华等开创并领衔小诗创作以来,这一文体呈现出由外向内、由动到静、从学习借鉴西方诗艺向以印度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诗歌借鉴的发展历程。百余年来,小诗的文体规范众说纷纭,有主张十四行以下的,也有倡议仿制西方十二行诗的,甚至还有严格要求不多于三行的。但不论哪种主张,有一条是不变的,那就是“小”。
“小诗磨坊”同人们承续中国新文学诗歌传统,抓住“小”做文章,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诗人、诗歌评论家龙彼德评价说:“他们心目中的小诗最多六行,再长不得超过六行。他们的写作有一种自觉的约束力,这使得笔下的作品在诗思上更集中、在结构上更严谨、在文字上更精审。”比如苦觉的诗句,“朝阳把夜吃掉了/墨池里游动着我的鱼”,明暗动静之间,仅仅两句就将喜欢画竹的他“早晨画竹”时的感悟简笔勾出。体物善思、玄悟得理,“磨坊”里的小诗往往是诗人们从生活与生命里“磨”出来的句子。
当然,具体到每首诗,最终是几行,一行内是否分句,又如何分节,则是诗人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来确定的。在“再长不得超过六行”的前提下,行与节上,每行使用的字数上,皆没有统一的硬性要求,宽严之间,自然制造了相对整饬又摇曳多姿的风貌,仅仅从视觉上考察,这已是一种不变中有变的审美诗体。
都说诗歌是有情的文体,“磨坊”小诗更不例外。泰国华人对于华文写作的坚持,源于他们对文化血脉的念念在兹,中国是他们情感深处的根与魂所在。“磨坊”里的诗人们,大多年岁不轻,这种思恋也就更显集中而深沉。曾心自言,“华侨华人老了,总喜欢在梦里寻找自己的故乡”,一首《故乡路》写尽诗人的乡愁:“自从有了甲骨文/便有用文字铺成的路 不管它有多长/只要回头沿着走/就能找到自己的故乡”。而梵君的《故乡》则小而直接,“故乡/是卡夫卡的城堡 欲进进不去/想出出不来”,写尽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国的挂念不舍。亲情、爱情等人间真情在博夫、今石、莫凡等人笔下也有上佳呈现。
“小诗磨坊”的诗作之所以独具魅力,其原因在于做到了“咫尺之间见万里之遥”。粉从米出,面自麦来,他们诗歌中的“营养价值”是从“磨坊”里“磨”出来的。诗人们咀嚼意象,反刍过滤,锤炼字句,从而磨出具有文学性的情和理。
近年来,诗社每年在曼谷举行新书发布会、专题演讲等活动,深受好评。“小诗磨坊”诗社成员多是泰国留学中国大学校友总会会员,在该会支持下,诗社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在泰国曼谷、中国南京举办“‘一带一路’与泰国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与“国际小诗暨小诗磨坊作品研讨会”,推进了小诗文体的探索与传播。成立16年来,“小诗磨坊”成员的诗作及探讨性理论文章,在泰国、中国等地的报刊杂志发表,同时,诗社每年出版《小诗磨坊》一卷,从未间断。
“小诗磨坊”的诗人们忠于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感悟,自觉努力实践着小诗文体,传达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中国的血脉深情,在世界华文文学领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