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学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11月04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忠实书写人民卫士使命担当

本报记者 张鹏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11月04日   第 07 版)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为让更多人了解公安民警,走近并爱戴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作家武和平创作的公安题材长篇小说《铸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古城“梁州”,讲述了一对警察父子的热血传奇,塑造了一群智勇双全、以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的公安民警形象。

  小说主人公鲁沂蒙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人民警察,他继承父亲的衣钵,通过招警从下乡知青中脱颖而出,从户籍警干起,当过档案内勤、侦查员、宣传科干事、警校教员等,最后升任梁州市公安局局长。而伴随主人公生命历程的则是一系列棘手的案件。在警营前辈和公安专家的点拨下,他与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较量斗争,淬火磨砺,终于由青涩到成熟,成为出类拔萃的职业警察。

  除了讲述公安故事、塑造警察形象,《铸剑》还通过文学笔法折射出社会转型期和时代变迁中中国公安事业的发展脚步。小说中,鲁沂蒙在向领导汇报当地治安状况时提出了“大治安”的概念,认为应该探索治安工作社会化,建立打防并举的防控体系,警民结合,遏制犯罪。可以说,警务工作中的点滴进步,在小说中汇聚成一条公安事业发展的隐含线索,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享受的平安幸福生活,正与此相互印证。

  公安战线涌现出的大量可歌可泣的故事,为作家创作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素材。武和平对本报记者说:“从20岁到如今的50个春秋,我从事过多个警种的工作,与各个层面、性格迥异的警察有过接触,我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在我心中,警察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仁有爱、有智有勇,他们的干练和成熟多源于艰苦的磨炼,他们的韧性和坚守,多来自制伏邪恶的锐气。他们并非精准的机器,却必须在执法时一丝不苟;他们不是圣人,却要在灯红酒绿中做到一尘不染;他们家有老小,却牺牲了花前月下的浪漫;他们也是肉眼凡胎,却必须挺身在前。”在他心中,人民警察是一个光荣的群体,当国家法律受到践踏、人民利益遭受侵犯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向前冲,没有一个会退缩。”

  在提炼生活经验进行艺术加工之外,作者为创作此书,阅读了大量公安题材作品。他表示: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无铃的马帮》《双铃马蹄表》《秃鹰崖擒匪记》,还是改革开放后的《神圣的使命》《刑警队长》《便衣警察》,这些作品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人的记忆,甚至有青少年在阅读后将智勇双全的侦查员作为职业理想,是因为它们通过错综复杂的案件侦破,展现出一代公安干警的使命担当,用文学化的叙事诠释出“警察荣誉”的深刻内涵。

  “铸剑”铸的是一柄打击犯罪的利剑,更是一柄熔铸公安精神的忠诚之剑。小说塑造的以鲁沂蒙为主要人物的公安干警群体,心中有剑,手中持剑,谱写出一曲人民卫士的浩浩长歌,传达出公安题材文学作品礼赞英雄、弘扬正气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