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者,治之端也。
2005年,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国家累计投入治污资金78.4亿元,但涉事企业仅被依法顶格罚款100万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7年法院为造成腾格里沙漠严重污染的八家化工企业,开具了5.69亿元的“天价罚单”。
从设置环保处罚上限到实施严惩重罚,新修订的“史上最严环保法”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断健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美丽中国建设持续保驾护航。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良法才能保障善治。必须着力解决违法成本过低、处罚力度不足问题,统筹解决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存在的该硬不硬、该严不严、该重不重问题。
曾经,中国一些地方出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事件,如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新疆卡山自然保护区违规“瘦身”、秦岭北麓西安段圈地建别墅等,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运用制度的刚性划定红线,为环境保护提供切实制度保障。
浙江杭州的西溪湿地,作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当地通过实施一套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制度举措,一改往日河道淤塞、水质恶化的自然环境,重现“一曲溪流一曲烟”的诗画美景,让制度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
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从2015年底试点开始到现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完成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两轮全覆盖,并对一些部门和中央企业开展了督察,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环境效果。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推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地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压实了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长出了“牙齿”
青山绿水离不开法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着力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环境法律和制度建设进入了立法力度最大、制度出台最密集、监管执法尺度最严的时期,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这十年,生态环境立法实现从量到质的全面提升。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确立了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制度;制定修订了20多部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涵盖了大气、水、土壤、噪声等污染防治领域,以及长江、湿地、黑土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和要素……中国生态环境领域现行法律达到30余部,初步形成了覆盖全面、务实管用、严格严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这十年,生态文明制度出台最密集。中国建立和实施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文明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河湖长制、生态保护红线、排污许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一系列制度,“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这十年,监管执法尺度最严。2021年全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数量,是新环保法实施前的1.6倍。2013年至2021年,以污染环境罪定罪的案件年均超过2000件,而2013年之前每年只有几十件甚至一二十件。
实践证明,只有牢固树立制度权威性,才能真正把生态领域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避免制度成为“橡皮筋”“稻草人”,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
《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要持续完善生态环境法律和制度体系,推进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充分调动各类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推动督察发现问题和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加大对企业的指导帮扶力度,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助力高质量发展。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多方共治,坚持市场导向,坚持依法治理。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需要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提升国家、区域流域海域和地方生态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加强科研攻关。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整体推进、积厚成势,再到全面统筹、协同高效,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道路。
新征程上,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好、完善好,有机衔接各项体制机制,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接续书写“中国之制”新篇章,赓续创造“中国之治”新辉煌。
(作者单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