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台港澳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9月06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两岸媒体人黄河行”走进宁夏——

“黄河的形象和精神太丰富了”

本报记者 陈晓星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9月06日   第 04 版)

  图为两岸媒体人在沙坡头了解“麦草方格”治沙方法。

  8月30日至9月2日,全国台联组织的“两岸媒体人黄河行”活动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让人感受到了黄河温厚深情的一面。黄河流经宁夏没有水患,只有恩泽,成就了宁夏“塞上江南”的幸福。在宁夏常听到人说“川区”,就是指黄河水流经的地区,“川区”意味着宁夏大米、黄河鲤鱼和较高的教育水平。在“川区”吴忠市采访,当地人指着36米高的黄河母亲雕像说:“我们的黄河母亲是最美的母亲。”雕像平展双臂,一手稻穗,一手竹简,身姿绰约,长裙在浪花上摇曳,是吴忠人对黄河的赞美。《台湾导报》记者彭后磷说:“我一路上都在想怎么写黄河,黄河的形象和精神都太丰富了,我可能要用一整版才能表达出来。”

  

  水

  吴忠市下辖的青铜峡市,名气大过吴忠市,因为它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工程青铜峡水电站所在地。水电站结束了宁夏2000年无坝引水的历史,将农田灌溉面积从140万亩提高到650万亩。青铜峡还用发电点亮了宁夏,直到上世纪80年代都承担着宁夏八成的发电量。当地百姓是知感恩的人,一句“天下黄河富宁夏,富根就在青铜峡”被感念至今。

  青铜峡大坝的一侧建有宁夏水利博览馆,从黄河流经宁夏的路径、开端于“秦渠”的古代引黄灌溉历史到青铜峡的建设过程,讲述了人与黄河的千年故事。在水电站大坝一侧,有一块朴素的立牌,上面的照片是一位书卷气的男子,他是设计青铜峡水电站的总工程师万宗尧。万宗尧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出国留学,本是天之骄子,却于1970年英年早逝。虽然他已离世超过半个世纪,但青铜峡没有忘记他,也没有忘记1958年水电站开工后,从全国各地来参加建设的上万青年男女。有台湾媒体人在当年的实物和照片前感慨:“我了解了大陆常说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什么意思了,那个年代条件那么差,大陆先想的是建这么大的水利工程,这就是办造福百姓的大事啊!”

  沙

  黄河从中卫市入宁夏,因为中卫市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因此有了水和沙做邻居的不一样景观。采访时几次听到宁夏人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出自中卫,要不“哪里长河和大漠能同框呢”?但外来人眼里的奇景,却曾承载中卫人祖祖辈辈满面沙尘的艰辛。上世纪50年代,为了保障包兰铁路中卫段不被流沙所断,包括竺可桢在内的中国顶级学者聚集中卫,开启治沙工程,现在被全世界治沙工程采用的“麦草方格”由此诞生。

  在中卫沙坡头,两岸记者看麦草方格的操作示范——先斜角下锨,松动沙层,然后平铺干草,从干草接近中间位置直角稳准狠下切,干草随锨扎入沙下,沙面留有对折的草尖,用这种方式做成一米见方的草格,格格相连铺满沙漠,起到固沙、降低风速的作用。草格内3年后会由微生物结成“地结皮”,固定住流沙,遇水长出沙生、旱生植物。沙漠因此退出中卫市10公里,包兰铁路也畅通至今。

  两岸媒体人联手在沙坡头做成了一排麦草方格,台湾自媒体人李靖妍一边干一边问:“我这个可以吗?”通过采访,每位记者都对看起来不起眼的麦草方格心生敬意。

  村

  宁夏自古引黄河水灌溉,秦有秦渠,汉有汉渠,唐有唐徕渠,近渠人家能得温饱。现在,黄河人家开始在自己的村庄追求文旅融合发展,古迹、水景、民俗、非遗、村居成为农民的“钱包”。两岸记者来到青铜峡市余桥村,因2000年前的秦渠穿村而过,这里便以“秦渠第一村”作为新起点的资源。村口的小花园和余桥之间的一条街,蔷薇成架、枣树垂荫,民宿小院整齐排列。记者和一位村民交谈得知,在旅游旺季,小院一天有四五百元的收入。

  余桥村村干部介绍,村里以集体投资、公司运营、村民参与的方式发展旅游业,从农民手中租下闲置房改造成民宿,建成的小院在夏季已经一房难求了。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除了给游客提供食宿,村里还有个收藏馆,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印刷品和票证,藏品的主人介绍,这里有6万多件藏品,他退休后带着30多年收集的宝贝回到家乡创业,在余桥村开办了收藏馆。

  说是创业,但收藏馆免费参观,还有个阅览室对村民开放。台湾媒体人直呼“眼界大开”,是因为那些记载着历史的藏品,也是因为黄河边上的村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