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外媒看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9月0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中国制造:风雨之中见彩虹(国际论道)

本报记者 张 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9月05日   第 10 版)

  6月14日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拍摄的忙碌的大生“数字化纺纱车间”。该车间拥有国内纺织行业第一条全流程国产设备示范生产线,用工仅需15人/万锭,且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该车间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在国内智能制造领域为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许丛军摄(人民视觉)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交织冲击下,全球经济复苏艰难,产业链供应链不断遭到破坏,而中国制造不仅展现出自己的韧劲和活力,更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向世界表明:中国正行进在成为智能制造强国的道路上,不仅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支撑,也在助力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世界工厂”无可替代

  近日,印度Mint新闻网刊发题为《竞争对手要想夺走中国制造业的魔力并不容易》的文章称,中国拥有完备的工业网络和平稳的交通网络,全球供应链要降低对中国的依赖既非易事,也不现实。文章指出,要让高速公路和生产线像钟表一样精准运转,还要与各家供应商网络紧密相连,这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过去20年,中国以其精心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完备的工业供应链条满足了全球制造商。就目前而言,仍然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建立覆盖如此广泛行业的复杂制造网络。美国《国家利益》文章也直白指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的位置无可替代。

  诸多外媒还指出,过去两年里,中国巩固了其作为全球主要制造商品供应国的地位。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称,据跟踪全球贸易情况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在全球货物出口总额中的占比有所上升,从2019年的13%升至2021年底的15%。其中,中国在全球电子产品出口中的份额从2019年的38%上升到2021年的42%,在纺织品出口中的份额从32%上升到34%。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1年居世界第一,中国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2012年到202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长到26.6万亿元,占全球比重由22.5%提高到近30%。

  中国拥有全方位的交通网络,包括铁路、海港、机场以及大量5G通讯基站,确保了物流和供应链的顺畅运行。最新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强调,中国在公路、航运和机场连接等方面表现突出。

  中欧班列无疑是外媒关注的焦点之一。英国港口技术国际公司网站报道了中欧班列的最新进展:当地时间8月6日中午12时30分,满载50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境驶往波兰马拉舍维奇。这标志着,自中欧班列开行以来,在中国—蒙古国边境最大陆路口岸二连浩特口岸出入境的中欧班列数量已突破1万列。报道称,如今,经由这个位于中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口岸出入境的中欧班列运行线路已有58条,连接10多个国家的60多座城市。英国全球贸易金融公司网站报道称,截至7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5.7万列,运送货物530万标箱,重箱率达98.3%,货值累计近3000亿美元。截至7月底,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4个国家近200个城市。报道指出,中欧班列的开行对促进中欧班列通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了积极的支撑作用。

  “中国智造”快速发展

  欧洲工具和模具制造网ETMM发表文章表示,“中国智造”正快速发展,高科技设备和零件都在快速国产化。印度Mint新闻网报道指出,中国不断在价值链中攀升,制造业生产已经迈向更高端的设备和工业品。同样注意到这一趋势的《华尔街日报》也报道称,这是一个长期趋势:近年来,中国在资本货物、车辆、发动机和重型机械等更先进、更高价值的制造业产品方面稳步积累市场份额。

  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过去10年间,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扎实成效,中国制造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截至2021年底,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5.3%和74.7%,比2012年分别提高30.7和25.9个百分点。

  美国《太空新闻》网站注意到,中国许多地方都在寻求吸引和培育高端技术企业集群。近日,该网站报道了成立于2019年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的目标是服务于全球气象预报及地震短临预报,服务对象将包括“一带一路”国家。该公司近日完成近亿元的融资,打算构建一个包含80颗卫星的全球组网星座,以提供气象数据,这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进展和能力。报道称,近年来,中国出现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小型卫星公司和发射机构,商业和私营太空活动已经扩展到各领域和应用的上下游,包括卫星通信、零件制造、地面基础设施、激光通信、空间资源等。这得益于中国在2014年底推出的支持商业航天发展的措施,其最初目标是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

  南非《星报》则发文表示,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中国将数据更好地转化成生产资料,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之一。中国通过数字赋能实体经济,实现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变革,有力推动了“中国制造”加速迈向“中国智造”,实现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中国智造’的快速发展令人钦佩,中国已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的领军者之一。”

  绿色是现代制造业的主色调,中国制造业在这方面的表现令外媒印象深刻。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中国水电业务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光伏产业为全球市场供应了超过70%的组件。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近日刊登文章称,中国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令人震惊”。文章指出,去年,中国新建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占世界的46%。彭博新能源财经报道说,中国在2022年上半年的太阳能投资总额为410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173%;在新的风电项目上投资580亿美元,同比增长107%。正如国际能源分析师蒂姆·巴克利所说,中国在“风能和太阳能设备安装、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生产、电动汽车生产、电池、核能、地源热泵、电网输配电和绿色氢能”方面领先世界。

  科技助推制造业升级

  “中国将从世界工厂发展成智能制造强国。一些相关学科和研究的发展尤其迅速,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还将继续。”欧洲工具和模具制造网ETMM文章说出了世界对中国制造业前景的信心。

  《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研究所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与科学技术论文数量和质量相关的三大指标方面,中国均是冠军。中国战略性地投入人力和资金,正朝着到2050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稳步前进。此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在建设空间站等大型科技项目方面和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均取得独立成果。与此同时,中国在推动脱碳的重要基础技术等方面也取得成果。

  美国福布斯网站报道称,中国正致力于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咨询公司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的工业和制造业将推动该国云计算市场的新一波增长。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沈愷称,工业部门将引领中国的下一波云迁移浪潮,预计到2025年,工业部门32%的本地IT工作量将转向云端,为所有部门中最高的。报道指出,根据“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到2025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将增长2倍,从15%增至45%。

  中国还在加大基建投资力度促增长。据彭博新闻社网站报道,中国进一步增加了经济刺激措施,新增数千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英国全球贸易金融公司网站报道指出,8月18日发布的一篇新报告称,中国愿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合作,共同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下一步,“一带一路”倡议将与相关各方合作,推动中欧班列“卡脖子”路段升级改造。与此同时,将对中欧班列沿线的重点口岸站进行扩能改造,积极拓展与中东欧、中亚、西亚等国家之间的运行新通道。展望未来,中国准备加大力度,推动中欧班列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此外,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握有全球光伏发电行业市场八成份额的中国各大企业仍在竞相投资增产。这不仅因为各国承诺实现碳中和刺激光伏行业需求大增,还因为发电效率更高的新产品即将实现量产。计划和建设中的追加产能相当于每年新建340座核反应堆。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月发布消息称,到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超过300吉瓦,其中三成多来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