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中国品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9月02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让“吃灰”的小家电“吃香”(品牌论)

康 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9月02日   第 10 版)

  打开二手物品交易平台就会发现,不少用户将面包机、养生壶、加湿器等小家电挂了出来,并打上“全新”“九成新”等标签,售价可能只是买入时的零头。

  或被颜值吸引,或被商家宣传的“高品质生活”诱导,消费者冲动下单,买回小家电后发现和实际需求并不相符,要么闲置“吃灰”,要么低价转卖甚至直接丢弃,造成了资源浪费。防疫期间,“宅经济”催生小家电市场的旺盛需求,但许多产品难逃“火一把就死”的命运。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清洁类产品是个例外,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离不开的“好帮手”,为大家带来幸福感。

  目前,大部分小家电满足的不是“刚需”,而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不少厂商瞄准这一特征发力,细分消费者行为习惯,研究尚未被发现的消费场景,不断扩充产品品类,快速推陈出新,给消费者日常生活带来新的仪式感和体验感,满足消费者“尝鲜”需求。

  “新鲜感”的确是消费者买单的理由,但新鲜感过后,有些小家电就被贴上“智商税”的标签。这意味着产品存在缺陷,没能满足消费者深层次需求。产品遭到消费者吐槽未必是坏事,也可能意味着又一个发展机遇。

  如果厂商能从中洞察消费者的深层次需求,“学费”就没白交。可在竞争压力下,有厂商选择“摆烂”,在激烈竞争中用廉价策略博取市场空间。与好几百、上千元的产品相比,9.9元的电动牙刷、几十块钱的按摩器价格很诱人,但实际使用效果可想而知。这些产品难以赢得消费者信任,甚至也会破坏小家电产业的整体形象。存量竞争中,差异化是企业的“必答题”,价格战显然不是“最优解”。

  给消费者带来幸福感,最终还得靠科技。别看扫地机器人“体量”不大,科技“浓度”一点不低。芯片研发、自动驾驶、自动清洁等前沿产业的协调配合,让扫地机器人有了满满的“科技范儿”。曾几何时,扫地机器人被连续评为“双11”买了就后悔的产品之首,成为大多数人购买一个月内就闲置的产品。可吐槽和质疑没有让厂商停下研发脚步。石头科技在实测中累积数千种脱困方案,不断优化产品路线算法;云鲸推出自动洗拖布、自动换水功能更好解放用户双手;科沃斯2021年研发投入5.49亿元,研发人员1197人,授权专利1202项……从最初的“人工智障”成长为真正的“人工智能”,扫地机器人的成功是科技创新的果实。

  如今,消费者选择一种商品,往往也是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产品不只是商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解决方案。国产头部品牌扫地机器人等清洁产品的成功启示小家电行业,“吃灰”的小家电仍然有“吃香”的可能性,关键是要能真正满足消费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