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自开展以来人气旺盛,众多珍贵展品带领观众感受夏商周时期中原地区的璀璨文明。
河南地处“天下之中”,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区。中华文明多元文化在经历漫长的发展和交融后,在河洛之间凝聚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形成以王都为中心的辐射性统治格局。夏商周三代文明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的基础,并对古代东亚文化圈产生深刻影响。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指导,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20家文博单位共同参与,拉开了上海博物馆与国内考古大省合作举办“何以中国”文物考古系列大展的序幕。
展览分为夏、商、周三部分,精心遴选文物217件/组,其中一级文物多达67件/组,汇集了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20家博物馆和考古机构的诸多重要藏品,涉及89个考古遗址,集中展现了河南省内夏商周三代重要考古发现。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夏代晚期网格纹鼎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青铜鼎,也是王权礼制萌芽的象征,其造型和纹饰风格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陶鼎一脉相承。同样出自二里头遗址的夏代晚期镶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以数百片绿松石拼合镶嵌出兽面纹,制作精巧,丝丝入扣,历经3000余年而无一松动脱落。这件牌饰出土时安放在墓主人胸部,两侧有对称的穿孔钮,可见此器应为沟通天、地、神、人的重要载体。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妇好鸮尊,器身口下内壁有铭文“妇好”两字,整器为站立的鸮鸟形态,栩栩如生,融写实与夸张为一体。纷繁复杂的纹饰使其显得凝重威严,展现出作器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构图能力,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青铜艺术审美观念。洛阳西郊小屯村出土的战国晚期镶嵌金银团花纹带流鼎布局匀称,装饰华丽,是战国时期错金银工艺的典型代表。器表纹样图案工整对称,饰有罕见的四瓣花纹和铺首钮,极具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