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既定计划不变,今年9月,海江波将同另外7名专家启程前往佛得角,开始自己第27次非洲之旅。他将在佛得角工作3年,围绕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蔬菜种植土壤培肥与管理、畜禽病害综合防治等方面,交流分享农业技术,帮助当地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办公室里,海江波珍藏着一顶签满非洲朋友名字的草帽,这顶草帽伴随他走过广袤的非洲大地,见证着他步履匆匆的足迹。在陕西杨凌,记者见到了这位“草帽教授”,听他讲述自己在非洲难忘的几千个日夜。
一次执教结下不解之缘
2003年,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从事高效种植模式研究及教学工作的海江波,获得了前往埃塞俄比亚农业部执教的机会。而这1年的经历,让他从此与非洲结下不解之缘。
回国后海江波回到教学岗位,其间,他曾前往日本东北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等高校访学,开展循环农业、碳税与农田碳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近20年时间里,海江波始终不曾间断对非洲农业经济、资源、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他一次次参与援非,从埃塞俄比亚到坦桑尼亚、从肯尼亚到马达加斯加……一次次将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农业品种、技术、管理模式等成功经验带到非洲。
在食物主要以木薯、芭蕉为主的喀麦隆,水稻是当地进口量最大的农作物之一,但当地长久以来却缺乏自主栽培水稻的习惯。海江波带领团队有针对性地测土配方施肥,花大力气防控虫害鸟害,最终成功在当地近两公顷的示范和展示田里,创造出每公顷7吨的产量,这样的结果让团队兴奋不已。2014年前后,当再次前往喀麦隆时,海江波还带去了西瓜种子,“一位当地农户种了15亩西瓜,最终,通过我们的科研力量和当地劳动力,成功让西瓜打入了本地市场。”他说。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中非之间友好合作前景更加广阔。在海江波看来,中国“授人以渔”的方式,让中非农业合作成为当地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的阳光事业。“非洲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温度和土壤适合农作物生长,发展潜力很大。但同时,这里农业基础条件较差、技术水平较低,这二者间的矛盾客观上也为我们团队开展对外合作、推广农业技术提供了机会。”海江波说。
因地制宜提高农业技术
经历过多次援非,让海江波愈发意识到“因地制宜”4个字的深意——想要帮助非洲不同国家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必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当地不同的气候和环境因素想办法,出方案。
玉米是坦桑尼亚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之一,但当地玉米品种与中国国内品种却存在不小差异。海江波说,坦桑尼亚人食用玉米居多,主要种植黏玉米。前往坦桑尼亚之初,海江波曾带去一些玉米品种,产量虽然不错,但品种的适应性却出现了问题。
事实上,国内玉米苞叶较薄,顶端会外露,坦桑尼亚的雨季很长,国内品种的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就容易产生霉烂问题。此外,鸟类啄食、病虫害等因素也会对玉米的生长造成破坏。如何改良玉米品种,使之能够适应坦桑尼亚的生长环境,成为海江波彼时的首要任务。
回到陕西后,海江波一次次地反复进行试验,力求提高品种的适应性。“我们专门开垦出一片土地,在管理方式上也模拟非洲当地状态。”功夫不负有心人,海江波说,当他再一次带着几款国产黏玉米品种到坦桑尼亚试种时,产量喜人,品种抗病性也有了明显提升。
鼓励学生了解真实的非洲
2017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与非洲国家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展开深度合作,围绕“一湖”(维多利亚湖生物多样性及流域污染)“一河”(尼罗河水土流失)“一岸”(地中海南岸贸易)“一洋”(印度洋岛国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开展研究,先后同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科摩罗、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建立合作关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江波过去3年里无法像之前那样频繁往来于中非之间,他与团队只能借助线上平台面向非洲当地提供技术支持。“我们几乎每个星期都会进行线上会议,持续进行着援非工作的推进。我们都在期待着相逢的那天,非洲有很多我们的老朋友。”海江波说。
面对学生,海江波是良师也是好友。他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技术能力,还常常鼓励学生多掌握几门外语,以便面向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了解行业最新动态。近年来,海江波有30余名本科毕业生经他推荐出国深造,其中绝大部分在毕业后又回到祖国,入职高校或科研院所,继续为农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而非洲,始终是海江波放不下的牵挂,他也会鼓励自己的学生多去非洲走一走,看一看,去了解真实的非洲究竟是什么样子。“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非洲其实是一片熟悉却陌生的土地。这里是一片大家并不真正了解的热土,甚至对其存在着刻板印象。然而,这里不缺机会,也会为高素质人才提供成长空间。希望有更多青年人才愿意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让我们一路同行,将更多先进的技术、更多丰收的喜悦带去非洲。”海江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