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视觉广角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7月26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青春在田埂上闪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7月26日   第 12 版)

  “90后”女孩胡盼盼大学毕业在外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到家乡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古城镇古龙社区创业,在家人的支持下成立家庭农场,成为一名新农人。胡盼盼的家庭农场除了种植水稻、小麦等传统粮食作物,还发展蔬果种植和生态养殖,探索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图为6月29日,胡盼盼在家庭农场稻田里展示用于补插的秧苗。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摄

  曹保军是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水坡镇齐岗村返乡创业青年。2019年11月,他回到齐岗村牵头成立尉氏县泰鼎种植合作社,建起了占地15亩高标准菌种发育棚10个,1000平方米保鲜库一座,年产香菇24万斤,带动本村及周边的30多户村民就业。
  图为5月3日,曹保军(右二)给前来“取经”的村民讲解夏季食用菌的管理技术。
  李新义摄(人民视觉)

  浓浓的四川泸州地方口音,朴实的语言,平常的农家生活……来自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竹海村的乡村主播吴秋月在抖音上分享着自己和家人的日常生活。如今,她已有超过1000万粉丝。
  2021年,在吴秋月夫妇的带动下,近4000万斤萝卜“走出大山”,在理塘晾晒,在泸州加工,销往全国各地,不仅为100多户种植户提供了萝卜销路,还解决了泸州当地两百多人的就业问题。
  图为1月18日,吴秋月进入竹林寻找食材冬笋。
  新华社记者 刘 坤摄

  今年24岁的李佳蓉在台北出生长大。大学毕业后,她来到福建省福清市,给从事农业种植的母亲帮忙。2019年,李佳蓉的母亲魏小英了解到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提供的惠台惠农政策后,来到大陆创办农业公司,目前种植着100多亩的以色列黄龙果。
  如今,喜欢上农业种植的李佳蓉经常和母亲一起到种植基地了解水果的生长情况。她不但认真向妈妈学习水果种植技术,而且还从事公司的文案和营销方面的工作,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妈妈做更多的事情。
  图为7月6日,李佳蓉在查看黄龙果膨果期的情况。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今年25岁的蒋连超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大型国企月薪6000元的正式工作,来到湖南省沅江市胭脂湖街道南竹山村,帮村里办农庄、搞养殖,还做起了直播带货。2020年,蒋连超组建了销售团队,成员以“95后”为主,还包括2个“00后”。一年多时间,他们不仅帮南竹山村建立了“洞庭幺鸡”土鸡品牌,还取得了农产品线上和线下销售均超过200万元的成绩。
  图为2月22日,蒋连超在喂鸡。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摄

  王珍梅是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永宁镇唐庄村的“80后”青年。她与丈夫结束在上海打工的生活,返回家乡流转土地、承包荒山,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散养芦花鸡和露地蔬菜产业。他们通过网络平台大力推广和销售当地的土蜂蜜、土鸡蛋、露地蔬菜等农土特产品,带动周边20户群众共同发展露地蔬菜160亩,养殖芦花鸡12000余只,年销售额可达230余万元。
  图为王珍梅(右一)正在直播销售丰收的大白菜。
  李旭春摄(人民图片)

  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农村也是年轻人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新农人”队伍里出现越来越多年轻的身影,他们有想法、肯吃苦、能干事,在田间地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