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科教观潮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7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人文素养之我见

杜祥琬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7月25日   第 09 版)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所处的社会环境,一方面从其中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塑造,形成思想、观念。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笔者有幸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有机会潜心从事科技创新工作,做一些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事。与此同时,笔者也深感,有责任为推动社会人文素养的提高作出努力。

  人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笔者这里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悟:感恩、诚信、懂点哲学、家国情怀。

  父母、老师等是人生最初的领路人,教我们人生的经验和知识,为我们打基础,对我们品格的塑造、人生观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记得我上中学时的化学老师,她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单身女士,不仅对授课内容极为娴熟,而且在自己家里有一个化学实验室。我曾去过她家,当看到那些瓶瓶罐罐、试管药剂时,心里满是感佩之情。这样专心投入的老师,教学质量怎么能不高呢?对学生的影响怎么能不深呢?

  2003年,我随中国工程院课题组去我的老家河南省调研。在一次交流会上,我即席发言,情不自禁地谈起乡情:“如果没有中州这块土地的哺育,没有家乡父老的培育和受到的小学中学教育,就没有今天在工程院工作的我。这里是根,我将永志不忘。”

  诚实是信誉之基,是社会对个人的最基本要求之一,是做人的一大基本素养,对科技工作者而言,尤其如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每次年会都会举办科学道德论坛,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都设立了科学道德委员会。中国工程院在每次增选院士后,都会向新当选院士发出一封信,要求他们正确处理成果、论文和报奖的署名和知识产权问题;加强对自己的学生和助手等年轻人在科学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培养。这些都是对科技工作者群体在诚信方面提出的刚性要求。

  懂点哲学也是必备的人文素养。上中学时,我有幸读到艾思奇写的《大众哲学》。他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唯物的认识论和辩证的方法论,给读者阐述了深刻而明晰的概念,对我后来的科研工作和日常生活都起到指导作用。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避免片面,全面地看问题;关注变化,避免静态僵化……这些都是来自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无论学文史、学理工,还是从事何种具体的工作,哲学都是我们的挚友。记得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启动之初,朱光亚先生曾在专家组会议上讲了古希腊大力神“阿喀琉斯之踵”的故事,以此阐明“强敌也有薄弱环节”的道理。他是在用哲学思维引导我们看待问题,把我们从焦虑中解放出来,满怀信心地投入到科技创新事业之中。

  “家国情怀”是中国科学家人文素养的灵魂。在上世纪50—60年代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一批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战士心怀祖国,忘我付出,成就了“两弹一星”伟业,凝炼了“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事业文化。在我看来,这“脊梁”并不是某个人或者某种物理层面的成就,而是一种精神,是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奋斗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凝聚起千千万万奋斗者,激发出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磅礴动力。

  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家国情怀”更需要传承和弘扬。我非常欣喜地看到,广大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以浓郁的“家国情怀”,献身祖国科技创新事业,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不懈奋斗,取得了一批突出创新成果。比如,一个青年团队耐得住寂寞,坐了七八年冷板凳,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达到了国家提出的太赫兹科学仪器的指标;再比如,海拔3816米的青海瓦里关大气本底观测站的气象团队,坚守高原几十载,向全世界提供准确、连续、具有全球代表性的温室气体观测资料,为气候变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中国贡献”。

  我国科技发展虽然已取得卓越成就,但是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依然任重道远。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的科技大家,引领中国的科技挺进到世界的前列,才能为建设“科技强国”,为人类的科技文明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