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转换成其他艺术形式的传统由来已久,近些年来更是佳作迭出。如刘慈欣《流浪地球》改编成电影,毕飞宇《青衣》改编为电视剧、舞剧、京剧,路遥《平凡的世界》、梁晓声《人世间》改编成电视剧、话剧等。这些改编后的作品频频“出圈”,成为文化热点,展现出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拥抱、交融、相互激发的巨大张力。
近日,根据作家季宇小说《最后的电波》改编,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话剧《铁流东进》登台国家大剧院,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再度引发关注。《最后的电波》发表于《人民文学》2018年第7期,并获得了2018年度“弄潮杯”人民文学奖中篇小说奖。从小说到戏剧,《铁流东进》在编剧、导演、演员、舞美、道具、灯光、音乐等多方面均展示出艺术的高水准,可以说是从平面文学到立体舞台改编的成功典范。
舞台二次创作,人物“活”起来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小说《最后的电波》讲述的是皖南事变后,皖中独立师第三团将士被围困于白马山区时,利用李安本这位电报局职员,以电报的方式与江北军部恢复联系,最终在顾绍彬团长等新四军将领的率领下顺利突围的故事。
从小说到剧本的改编,涉及从文字作品到舞台表达转化的过程,话剧《铁流东进》在剧本上下了很大功夫。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最终都是看人物。《铁流东进》成功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了舞台的二次创作。剧中,无论是归国抗日的华侨,还是带着江湖气息的草莽大汉、下山的道士、柔弱的少年,每个角色都有属于他们的故事,真实而鲜活。
例如,通过对主人公李安本姓名的“补白”与“解读”,戏剧放大了原本文字的信息传递:安本,安分守己——老百姓就是想这样过日子的,但是是什么让他们不能安本?是什么原因让李安本原本可以当一个好兵的,却从战场隐退回到家娶妻生子?剧中交代了,是历史的动荡,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现实,是李安本的舅舅在战场上踹的他那一脚,让他选择踏踏实实过日子,去追求“安本”。通过这个值得琢磨的名字,老百姓朴素的期待也在这里得到了诠释。
类似这样耐人寻味、画龙点睛的改编还有许多,比如原著中的“小彭”变成了“小火柴”,代表了点燃的微火和一种希望;“答答滴滴滴,滴滴滴答答”不仅是符号化的电码,而且成为了最好的祝福,一句台词蕴含多层含义,满含深情。从“最后的电波”到“铁流东进”,更展现了一种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真正符合立体的舞台呈现。
引人入胜的舞台表演,也为作品增光添彩。李安本的角色塑造张弛有度,是有刻度的表演。演员在扮演老年李安本时,演出了年龄特质,但是不颓丧;青年李安本,则是一个佝偻却狡猾精明的形象。李安本经历蜕变,成为新四军战士后,又展现了豪迈之气,这些都通过演员的头、胸、腿、脚以及行、立、坐、卧、眼神、语气等方面表现出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表演水平。剧中王挺饰演的顾团长,在戏中起到了“变压器”效果,他的表演节奏、温度、强度把握得很好。震撼和感动的分寸,把控得很真切,将剧场变成了一种弹性的空间。
传统创新统一,彰显舞台魅力
话剧《铁流东进》充分运用台词语言、肢体表演、时空交织、场景转换、新媒体技术等舞台表现手法,在如何讲述故事上进行了大胆创新。高度写实与大胆写意的巧妙结合,使这部话剧充满了艺术魅力,是传统和创新统一的典范。
例如表现李安本在第三团无线电培训班当教员的场面时,设计了两支竹竿来表现担架,模拟了人物坐在滑竿上被抬上山的感觉,也表现了三团官兵学习无线电发报的场景。这种源自于民间戏曲中的元素,在欢快诙谐的音乐中,将老百姓生命力的可爱和战士们生命力的鲜活跃然呈现于舞台之上,作品的天地一下就宽大了。角色设置上也向传统戏曲做了借鉴,杜南海又闷又有力量,是典型的文戏角色,而大刀、大牛、二牛这些角色都是用武戏的方式。这些都是基于传统的创新和延展。
话剧《铁流东进》整体上追寻英雄精神的叙事表达,是有关信念、理想和艺术的综合舞台呈现。这种精神是有凝聚力的,从排练厅到舞台,到表演、灯光、音乐、舞美各部门的有效配合,将理想的光亮一步步传递给观众。同时,基于传统文学的力量,作品完成了许多值得深挖的追问,比如曹禺式的对命运的追问,除李安本角色本身的体现外,彭大刀的那段独白:“闺女!俺要报仇……从那天起,这个世上只有彭大刀……”,饱含了对战争、国难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更是对命运的追问。再比如老舍式的对世道的追问,在李安本祖孙二人的对话中也体现得特别充分恰当。
话剧《铁流东进》是剧场、舞台功能有效开发利用的典范。其舞美布景设计抽象但巧妙,高高低低的白色积木,可以是阵地、是房子、是山峦,整体来说又象征着摩斯密码和电波。演员在舞台上,跳上跳下,跳入跳出,将表演和舞台环境融为一体。戏中最后一幕,当新四军战士们的群雕形象出现在舞台后方,群体的奔跑涌动和舞台旋转接口的表现,配合着灯光、音乐,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冲击感和崇高感。
演出谢幕时,观众热烈的掌声证明了这部话剧深挚入心的共情效应,展现了舞台艺术不可替代的巨大魅力。来自平面文学的人物,通过舞台表现具象起来,带动观众回望和致敬革命先辈走过的路,将理想信念形象化于红色电波,在心中永续,声声不息。
(作者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