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的讲话既温暖人心,又鼓舞信心,为香港未来新征程指明前进方向。”谈及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香港南京总会会长、英达科技集团董事长施伟斌激动地表示,作为一名在内地发展的港商和涉港社团负责人,自己一定尽其所能,为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内地和香港的交流贡献力量。
致力绿色发展
从1993年至今,施伟斌已在内地创业、工作了近30个年头,见证着祖国的繁荣发展,同时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收获事业。“几十年来,内地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内地对道路的观念变化。”采访中,施伟斌开门见山地说,观念变化的背后,体现的是绿色发展理念和循环经济模式在内地的普及。
施伟斌刚来内地发展时,各地都在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兴修道路,这让他嗅到了公路养护的商机。但当他提出这一想法时,却被周围的人嘲笑和否定。“他们说,修路的生意都做不完,谁还会考虑路面养护的情况呢。后来即便有人做公路养护,他们也不同意用清洁能源,因为成本高。”不过,施伟斌坚信,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一定是将来的趋势,于是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为了占领行业发展的制高点,施伟斌十分注重企业的自主创新。他带领科研团队通宵达旦地在实验室里加班加点,成了经常连续几个昼夜不休不眠的“拼命三郎”。正是在精益求精的氛围中,英达收获了众多成果:迄今为止,英达已拥有国家专利近200项,成为行业内拥有专利最多、科技成果转化率最高的企业。
从北京长安街大修到广州亚运会场馆道路改造,再到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峰会举办地的城市道路改造,英达的装备和技术人员们总会在重要场合大显身手,出色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如今,英达为内地不少省市提供路面养护的综合服务,也因此获得了“公路医生”的美誉。
促进两地交流
“香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国家的发展也需要香港。”施伟斌说,香港未来要充分把握祖国内地带来的巨大机遇,发挥自身所长服务国家,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在内地和香港交流合作方面,施伟斌和他的英达科技始终没有缺席。“来到南京发展的第一年,我就要求公司成员发送电子邮件时都使用简体汉字,员工开会时要说普通话。正是有这样的要求,企业才迅速扎根江苏、融入内地市场。”
近些年,英达科技在道路循环养护方面充分用好香港和内地资源,积极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例如集团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多所香港高校联合开发了引领行业发展的道路养护装备、材料、工艺以及基于大数据科学研发的系统等,获得了香港特区政府路政署等特区政府机构的认可和肯定。
作为江苏省港商投资企业服务协会、香港南京总会等社团的相关负责人,施伟斌一直参与当地港资企业和江苏、香港有关政府部门的对接工作,积极促进苏港两地交流合作。
谈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施伟斌认为,香港未来应深化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合作。同时,他自己也身体力行,积极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政府和职能机构对接联系,向他们提供优质环保的道路养护方案以及世界先进的道路检测规划,很多工作已在落实中。
助力青年成长
“青年兴,则香港兴;青年发展,则香港发展;青年有未来,则香港有未来。”说到青年发展的问题,施伟斌呼吁,香港年轻人应该多走出去看看,北上到内地学习、创业,开阔视野,锻炼能力。“我建议大家不仅要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超级大城市,大湾区和长三角的许多新兴城市也都可以加强了解。说不定大家在那里就找到了更适合自己发展的机遇和定位。”
长期以来,施伟斌和英达科技关注青年成长发展。在香港,英达科技在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设立“英达奖学金”。在内地,英达科技也持续开展高校优秀贫困学生的捐资助学工作,比如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建立助学基金,帮助有志的年轻学子完成学业,促使他们积极回馈社会,报效祖国。2020年,英达集团特别捐赠设立“东南大学丘成桐中心英达发展基金”,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和学生在基础数学和应用科研项目上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