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7月05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生态黄河 生机盎然(黄河观礼③)

本报记者 朱金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7月05日   第 08 版)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2022年汛前,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调水调沙。图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调水调沙现场。
  新华社记者 郝 源摄

  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的碛口古镇依山傍河而建,曾经是黄河重要的水旱转运码头,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美誉。如今的碛口古镇仍保留着大量货栈、票号、庙宇、民居等建筑。近年来,当地政府在加强古建修缮保护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让这座古镇重新焕发生机。
  新华社记者 曹 阳摄

  编者按:截至2021年,黄河已实现连续22年不断流。作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黄河保护治理力度不断增强,黄河和黄河两岸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近年来,在水利部门等多方努力下,黄河的生态面貌持续向好,日渐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防洪患

  保黄河长治久安

  “铜头铁尾豆腐腰”,是一句形容黄河上中下游堤防的俗语。位于河南开封的黑岗口,则是“豆腐腰”中的险工:黄河行至于此,常年高出地面10米左右,悬河现象明显。据开封第一河务局局长潘佳良介绍,黑岗口处的河道宽浅,河水漫流,易成横河,一旦急冲堤坝,就有决口的风险。

  2021年11月,黄河开封段遭遇洪峰。开封第一河务局高级技师李明金记得,45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大流量持续了20多天,黑岗口下延控导工程出险194次。他和同事们“最多一天抢险10多次”,用捆抛铅丝笼等方式,牢牢守住了黄河堤防的“豆腐腰”。

  洪水始终是黄河流域面临的最大威胁。为确保黄河防洪安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加快防洪工程建设,持续完善防洪工程体系,近十年来连续实施两期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于一体的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全面建成。

  “2021年,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秋汛,我们科学实施干支流水库联合调度,组织专业、群防队伍3.3万人昼夜巡查,避免了下游滩区140万群众转移安置和399万亩耕地受淹。”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局局长魏向阳表示。

  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因此,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就要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今年6月19日,黄河水利委员会结合黄河中游水库腾库迎汛要求,通过联合调度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水库,启动2022年汛前调水调沙,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水库排沙减淤,优化水库淤积形态,并进一步维持黄河下游中水河槽稳定。

  通过汛前调水调沙,黄河水利委员会将进一步探索不同条件下水库排沙和下游河道泥沙输移规律,把黄河的“脾气”摸得更清。

  固水土

  全流域综合治理

  青海,玛多,黄河零公里起点。

  “黄河源头姊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宛如镶嵌在玛多的“宝石”。从远处望去,湛蓝湖水与冰川、草地交相辉映,丰美水草吸引着野生动物在此栖居。

  “草场退化了,牛羊都待不下去。”玛多县生态管护员索索回忆起曾经生态恶化的湖区,仍然心有余悸。由于过度放牧等因素,湖面萎缩、湖泊数量减少等问题曾经严重威胁着黄河源头的生态安全。

  保育黄河水土,关键是要改变过度干预、过度向黄河索取的现状,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青海对包括玛多县在内的15万平方公里国土全面实施沙化治理、禁牧封育等措施,过去五年,扎陵湖、鄂陵湖面积分别增大74.6平方公里和117.4平方公里,湖水水质也越来越好。

  而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上,“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的淤地坝,是当地居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水土“保护盾”。

  多年来,每逢暴雨,黄土峁上泥沙俱下,顺着“圪崂”流进沟底,冲入黄河。在沟底建淤地坝,能让水道变宽,水流趋缓,将肥沃泥沙积存在沟底,既“洗清”了黄河,又“长”出了良田。目前,黄土高原已有5.81万座淤地坝。2021年8月,水利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黄河流域淤地坝建设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十四五”实施方案》,计划用五年时间,新建淤地坝1400多座、拦沙坝2500多座,实施坡改梯400多万亩。

  为了让淤地坝能长期为黄河泥沙“守关”,黄河水利委员会积极推进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作,组织各省区开展1.68万座中型以上淤地坝风险隐患排查,同时将这些淤地坝基础数据整编入库上图,初步搭建数字孪生场景,实现了基于地理信息场景的淤地坝信息快速查询、关联展示,并能动态统计降雨覆盖区的淤地坝数量,提醒降雨和洪水风险。

  “2018年以来,我们共派出110多个督查组,抽查了1600多座淤地坝,对黄河水利委员会45座直管淤地坝实行全覆盖检查,对流域内问题突出的200多座淤地坝进行‘回头看’,确保每座淤地坝有名有实。”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副局长刘正杰说。

  经过多年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双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明显好转。《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公报(2020年)》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黄河流域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24万平方公里,其中封禁治理418.35万公顷,累计建成淤地坝5.81万座。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从1990年的41.49%提高到2020年的66.94%,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率达63.44%。

  刘正杰表示,下一步还将全面强化水土保持工作,充分发挥生态自然修复作用,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水土保持重大问题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示范推广,助力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的高质量发展。

  护生态

  守好红线谋发展

  九曲连环,蜿蜒奔流。截至2021年,黄河已实现连续22年不断流,持续滋养着沿河儿女。但作为世界上最复杂难治的河流之一,黄河生态环境脆弱的局面并未根本转变,发展质量仍有待提高。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精心呵护黄河依然任重道远。

  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黄河流域最大的功能性湿地乌梁素海波光粼粼,鸟鸣声不绝于耳。很难想象,几年前的乌梁素海污染严重,水质浑浊,每年春天起风时,人们还未见到湖畔的草木绿意,就先闻到湖水刺鼻的臭味。

  为守护黄河水生态保护红线,黄河水利委员会自2018年起累计向乌梁素海应急生态补水24.32亿立方米。在上游治沙、湖区治水、山区修复草原植被的综合治理下,乌梁素海的生态系统加速恢复,吸引了疣鼻天鹅等260多种鸟类栖息于此。这些湿地“精灵”们时而戏水,时而欢唱,给这片在蒙语中意为“生长红柳的湖”带来无尽生机。

  为维护黄河健康,黄河流域生态流量的调度管控正在不断加强。黄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局副局长可素娟告诉记者,黄河水利委员会已确定黄河干流及大通河、渭河等11条河流生态流量保障目标,连续3年开展全流域生态调度,将生态调度由干流向支流、由下游向全河、由河道内向河道外不断扩展,重点河流生态流量全部达标,河流生态廊道功能得到维持。

  “除了乌梁素海,黄河水利委员会还向河口湿地生态补水5.29亿立方米、引黄入冀生态补水47.07亿立方米,有力促进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修复和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可素娟说。

  良好生态不仅改变了黄河“易怒”的面容,也为沿黄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曾是黄河流经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一座小城。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麦草方格”等有效的治沙方案让中卫不再被沙尘暴裹挟,黄河沿岸的富硒土壤、寒凉气候,还孕育出枸杞、软梨、硒砂瓜等高品质土特产,远销各地。

  在大湾村,“黄河宿集”特色酒店群落成为中卫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有的酒店由绿皮火车改造而成,有的酒店以沙漠观星为主题风格,依托黄河景观,集合了生态养殖、农活体验等文旅项目,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据了解,为了细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路径,黄河水利委员会制定印发《推动新阶段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行动方案》,确定包括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提升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水文化在内的“八大行动”,力求实现让黄河造福人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