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情况。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金融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十年。各金融单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扩大金融开放,统筹发展与安全,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过20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健全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宏观杠杆率总体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也有效地保障了国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这十年,中国稳健实施“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中国综合研判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的双重功能,前瞻性地加强跨周期的调节,有效应对世纪疫情等内外部的冲击。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力地促进稳增长、稳物价、稳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2012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速10.8%,与名义GDP年均增速基本匹配,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稳健发展。
这十年,中国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的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余额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的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十年前增加了近7倍。今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过20万亿元,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5000万户。人民币成功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并成为第三大篮子货币,权重从10.92%提升至12.28%。
“十年来,我们不断强化数字经济时代的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迈上新台阶。通过超前布局、统筹谋划,稳妥推动数字人民币研发和试点,全面升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建设完善全球最大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陈雨露说。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均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加强基础制度建设,资本市场正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市场体系包容性大幅提升,投融资功能显著增强,良性市场生态逐步形成。十年来,股票市场规模增长238.9%,债券市场规模增长444.3%,两个市场均位居全球第二。其中,股票市场投资者超过2亿。
这十年,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显著拓展。大力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推出新三板、科创板,设立北交所,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大幅增强,股债融资累计达到55万亿元。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科创板“硬科技”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期货期权品种覆盖国民经济主要领域。
这十年,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实现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跨越,稳步推进试点注册制。发行市场化程度、审核注册效率和可预期性大幅提升,交易、退市等关键制度得到体系化改善。
这十年,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实体上市公司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比重,由十年前的23%增长到目前的接近50%,国民经济支柱地位更加巩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总资产十年间增长5.5倍,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十年增长了8倍,行业实力大幅增强。
这十年,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幅增强。行业机构外资股比全面放开,沪深港通、沪伦通启动,A股纳入国际知名指数并不断提升比重,外资连续多年保持净流入。
李超表示,中国资本市场近年来经受住了各种国际国内超预期的冲击,主要指数稳中有升,健康发展态势持续巩固。
推出50多项银行保险开放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介绍,十年来,中国推出50多项银行保险开放政策。2021年,在华外资银行资本和资产均较十年前增长超过50%,在华外资保险公司资本十年间增长1.3倍、资产增长6倍。与此同时,一大批专业性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如外资理财公司、外资资产管理公司等,均积极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外汇领域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取得了多方面重大成果。
在国际收支方面,基本平衡、更加稳健。中国内外部经济发展更加均衡,经常账户顺差和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保持在合理区间,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更加活跃,跨境收支规模较快增长,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更好地发挥了调节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在资本项目开放方面,已实现较高的可兑换水平。直接投资已经实现了基本可兑换,跨境融资由市场主体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自主开展,跨境证券投资实现多渠道、多层次的双向开放,境内居民配置境外资产的渠道进一步拓宽,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显著增强,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的证券超过了2万亿美元。
在外汇储备方面,中国特色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近年来,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今年5月底超过了3.1万亿美元,连续17年稳居世界第一,成为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重要的“稳定器”和“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