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中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6月17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无左传 不春秋(子曰诗云)

熊 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6月17日   第 11 版)

  位列六经的《春秋》,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看不上,斥之为“断烂朝报”——残缺不全的文件。拗相公为何如此轻视此书?让我们从头说起。

  “春秋”本来是先秦时期各国国史的通名。《墨子》里提到过“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就是指周朝、燕国、宋国、齐国都有自己的史书,都叫春秋。

  为什么史书喜欢叫春秋?大概从西周开始,有太史专门负责记载国家大事,而古人又比较重视春季和秋季,就把国史叫做“春秋”。

  同样,鲁国史书也叫做《春秋》。现存《春秋》,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共12位君主,240多年。该书可贵之处在于,先秦之前,除了鲁国《春秋》还比较完整地存在外,其他国史都没了。西晋时期发现的晋国、魏国史书——被称为“竹书纪年”的,今天也只存在一个拼凑起来的版本。

  为啥只有鲁国《春秋》流传下来?一要拜秦始皇焚书坑儒所赐,把其他国家的史书给烧了,二要感谢孔子。

  以前人认为孔子要么是《春秋》的作者,要么修改过《春秋》,还说孔子在《春秋》的字里行间埋伏有微言大义,可谓一字寓褒贬,都是没有根据的臆断之辞。

  比如《春秋·僖公十六年》有一句话说“陨石于宋五”,意思是某天宋国有陨星,落下5块石头。后人就开始放飞思绪、妄加解读了。比如董仲舒认为,这就是孔子说的“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意思,完全是借解经抒发己意。

  其实,看《竹书纪年》的记载,也说“陨石于宋五”。可见这只是宋国记录下了某一天的天象,通报给其他国家,各国史官记了下来,何来孔子寓有深意?

  《春秋》一书,孔子可能整理过,但更有可能只是孔子教学生使用的教材,开的是“近现代史”课。后来孔子被抬上圣坛,他看重的《春秋》也成为国家学术,西汉时期立了学官。

  问题是,《春秋》全书1.6万多字,记载240多年历史,平均一年才60来个字,怎么可能详细?只能是粗线条的笔墨,大概勾勒一下。

  比如《春秋·宣公二年》有这么一句:“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翻译过来就是:9月26日,晋国的赵盾杀了国君夷皋。这话说得很明白不是吗?其实,杀夷皋的不是赵盾,而是赵穿。赵盾可能是幕后指使者。其中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还有,其他年份有这样的记载:“曹杀其大夫”“宋杀其大夫”。杀人者是君还是臣?被杀者又是谁?为什么被杀?怎么被杀的?就这几个字,又没有其他史料可资印证,谁都得看得一头雾水。如此残缺不全,难怪王安石才会那样吐槽。

  针对这个问题,很多人给《春秋》进行了解读,其中最好的一本是《春秋左氏传》,即《左传》。

  《左传》成于战国时期,对《春秋》里语焉不详的记述进行了详实的补充,并增加了一些新内容,从而让这段历史更加丰满。上面提到的赵盾杀君的事儿,也是《左传》给讲清楚的。《左传》小20万字,绝大部分是叙述史实,行文简练含蓄,流畅活泼;描写人物,千姿百态,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既是较为可信的史料,又可作为文学作品欣赏。

  作者,一般认为是左丘明,经学者考证,已经证明是不可能的。

  《左传》和《春秋》的关系,除了繁简的不同,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言“莫简于《春秋》,莫详于《左传》”之外,东汉学者桓谭说得好:“二者好像衣服的表里,相辅相成。如果只有《春秋》没有《左传》,就算圣人闭门思考十年,也不能明白。”

  桓谭没有夸张。

  《古文观止》第一篇收录的文章就是来自《左传》中的“郑伯克段于鄢”。《春秋》里就一句话:“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这不是正文,简直就是一个标题啊。只有通过《左传》的解说才知道,这是郑国国君和弟弟共叔段争位的事。没有《左传》几百字的叙述,圣人就算想上30年,也明白不了。

  这么好的一本史书,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被主流学界重视。没想到最懂它的不是文人,而是一位武将。西晋时期镇南大将军杜预,非常喜欢《左传》。同朝官员中,有人爱马成癖,有人爱钱成癖。一天,晋武帝问杜预:“爱卿,你有什么癖好?”他回答说:“臣有《左传》癖。”

  十三经注疏里选用的《左传》注,就是杜预写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之前《春秋》和《左传》各自单行,是杜预把二者合在一起再加以注释。对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公允:“杜预的书用心周密,后人无以复加,体例也很得体。《春秋》以《左传》为根本,《左传》以杜预的注解为门径。”所以,怎么读《春秋》,说得很清楚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