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哪里来?那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是很多人都会思考的问题。
笔者来自贵州西南群山中的一个叫“兴义”的地方,附近还有像“黄草坝”“捧乍”“乌沙”“顶效”等这样让人初听起来颇为奇怪的地名。小时候只知道跟随父母亲人往来于这些以陌生名字命名的地域,后来听老人讲述其中来历,才发现每个地名背后都有一个传奇故事。比如,“兴义”源自清朝,有“兴盛正义、礼义、情谊”之意;“黄草坝”源于当地产金钗石斛,石斛茎黄,时人呼为黄草;“捧乍”“乌沙”“顶效”则与彝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历史息息相关。如今,每每想起这些名字,总能回忆起童年时期一段段印象深刻的场景、经历。对海外游子来说,是家乡一个个地名都像文化符号般蕴含着独特意义。
优秀的传统地名文化,犹如一盏“照亮”游子回家之路的灯,成为人们共同心灵记忆、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全国很多地方命名、更名过程中,当地的自然环境、人们的文化取向等思想观念自然会融入地名中,优秀传统地名蕴藏着宝贵、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位于衡山之南的湖南衡阳、长江和鄱阳湖的交汇处的江西湖口,源于这些城镇聚落依山傍水;江苏淮安、浙江宁波等地名,传达了人们的生活企盼和价值追求……正是由于优秀传统地名文化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继承性,很多社会观念、地理特征、语言习惯沉淀在地名中,让今天的人们能了解到历史上多彩的自然、文化现象,使老地名成为中华文明的记忆。传承和弘扬好优秀传统地名文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地名的文化传承和保护正在受到国家重视。国务院此前公布了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这是中国在法治化轨道上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地名管理的重要举措。其中有多处内容涉及地名文化保护,强调地名管理本身就含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意义。《条例》还专设“地名文化保护”一章,要求“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并将符合条件的地名文化遗产依法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这些规定使地名命名、更名过程更加规范,防止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历史文脉的地名被随意更改。国际社会也在加大对地名的保护力度。如联合国就曾在地名标准化大会中确定地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地名虽小,但一一相连起来就是你我的家国,寄托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情”和“梦”。曾有一名旅居海外多年的华侨回国寻亲,发现家乡很多地方因拆迁重建,一些地名消失了。所幸在当地派出所、居委会等帮助下,终于找到在国内居住的亲人。令人欣慰的是,一些侨乡近年来在制定地方地名管理办法时,大力强化了侨乡历史地名保护力度。一个个凝结着侨胞历史与现实的地名被保留了下来,它们“照亮”着海外游子寻根问祖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