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万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5月13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做讲好中国故事的“说书人”

——访二〇二二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于蕾

本报记者 苗 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5月13日   第 07 版)

  于蕾(左)和张艺谋一起工作
  受访者供图

  于蕾(前排中)和同事们
  受访者供图

  在今年来自全国各条战线的966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仅有4名媒体从业者,于蕾是其中之一。

  于蕾现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开门大吉》制片人、《国家宝藏》总导演,曾多次担任央视春晚的总撰稿、歌舞类节目导演和总体设计。2022年春,于蕾身兼2022年央视春晚副总导演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文学总撰稿,她以难以想象的工作强度服务于两个国家级项目,并在双轨并行下取得了丰硕成果。

  “春晚和北京冬奥会上,其实有很多和我一样付出艰辛努力的同事和战友,我只是他们中的一分子。”谈及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于蕾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感谢我的团队和所有并肩作战的伙伴、帮助过我们的朋友,因为我的创作没有哪一个是能靠一己之力完成的;感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我在这里工作了整整20年,站在巨人的肩头,才有机会拥有更高的眼界和格局,看到更壮美的风光;更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时代给了创作者生动丰富的素材和舞台,我们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美好的作品。我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幸甚至哉,与有荣焉!”

  “所有的荣誉和鼓励都是对自身岗位和职责的再一次自我审视和鞭策,会让我更坚定地知道我是谁、我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于蕾说。正所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她把自己定义为“电视文艺工作一线的一名勤劳奋进的普通劳动者”,认为过往的每一次成功、每一个佳作,都是在勤劳奋进中取得的。

  于蕾是谦虚内敛的,但每谈到《国家宝藏》,她的话语中就流露出自豪。“从创意设计到节目落地,历时整整两年半。一开始谁也不知道节目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就像在四面荆棘的道路上或茫茫大海上前进,指引我们的是创新的意识、创作的直觉和坚持的信念。”2015年《国家宝藏》的创意产生时,文博行业还基本局限在较少人问津、对大众缺乏吸引力的学术圈层。2017年末《国家宝藏》的开播,对文博节目、传统文化综艺节目产生了深远影响。截至今年4月,《国家宝藏》第一、二、三季和展演季创造了40.9亿视频点击量,覆盖了45亿人次受众。今天,整个文艺创作领域对文博、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及相关作品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景象,是当年的愿景;如今的盛况,是我们初心得偿。”于蕾的欣慰溢于言表。

  作为文学总撰稿,于蕾是最早进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组的少数几个核心主创之一。从零起点到落地,将近3年的时间,一切和文字相关的事,都在她的工作范畴之内。她的电脑里有一个名为“2022大好河山”的文件夹,里面有近600个文档,相当于两万本电子书的容量。从开幕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闭幕式的“折柳寄情”,从各种汇报方案到会议纪要,从媒体手册到执行脚本……事后回顾,于蕾自己都惊讶于如此庞大的文字工作量。对此,于蕾却觉得自己很幸运地感受到一个创作者最大的幸福。“这世上没有一份工作不需要辛苦付出。我们的作品不但被大家认知、喜爱,还能更进一步去影响一个行业、一个领域的发展,甚至影响一代人的理想和价值观,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骄傲和满足呢?”

  2018年早春,《国家宝藏》第一季收官时,于蕾曾在媒体撰文说:“无论何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不缺少知音和追随者,而是需要能讲中国故事的‘说书人’。”或许从那时起,做一名讲好中国故事的“说书人”,就成为她坚守的使命。作为创作者,如今的于蕾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冬奥会开闭幕式和央视春晚的彰显和挥洒,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和满足。说到将来的打算,于蕾表示:“中国从来不缺少故事。我们一定还会把中国故事继续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