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去年达到6.05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在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上,中小微外贸企业贡献不小。数据显示,2021年,以中小微为主的民营企业保持中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进出口总额1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6.7%,占中国外贸总值的48.6%,对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达58.2%。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小微外贸企业何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他们的竞争力有多大?今年如何继续稳住中小微外贸企业的发展势头?
信任度不断提升
——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买家信任度、产品吸引力进一步增加,出口效率提高
过去一年,摆在中国外贸企业面前的难题不少。
华东地区一名医疗器械外贸出口从业人员介绍,受疫情影响,2021年医疗器械外贸行业的客户需求呈上涨趋势,其公司的防疫产品订单增多。可是,增收未必增利。“上半年原材料涨价,进入下半年才有了一些缓和。另外,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也不是很理想,压缩了我们的利润空间,有些产品不得已提价,间接降低了国际客户的购买意愿。”
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和上海夺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近日联合发布的《2021年中小微企业出口贸易(B2B)指数报告》显示,去年1月起,全球原材料及大宗商品价格涨幅连续扩大,同期全球海运价格飙升、人民币汇率走强、国内部分省份限电等,都给外贸企业造成不小的影响。然而,在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下,作为外贸行业“毛细血管”的中小微企业克服困难,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在买家信任度和产品吸引力方面,该《报告》显示,去年春节后,中小微外贸企业订单金额和订单预付款比例一直处于高位,与此同时,单一订单平均收款次数明显下降,这说明国外客商愿意向中国中小企业提供更大金额的订单,且愿意在中国企业出口之前就支付一定比例的预付款,反映出国外客商对中国中小企业产品质量有较强的信心,开展中长期合作的意愿十分强烈,信任度不断增加。
出口运营效率方面,去年9月起,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平均发货时间呈现缩短态势,表明国际物流阻滞对中国外贸的影响有所减弱。11月份,订单金额达到年度峰值,同时平均发货时间比年中缩短2天,说明中小微外贸企业的出口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且在订单金额增长的情况下,依然表现出更好的响应速度。
“去年中小微外贸企业顶住全球疫情蔓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海运费用高企等不利因素,抓住全球经济复苏的新机遇,在国家外贸政策的支持下充分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获得了较好发展。”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表示。
灵活多变,竞争力强
——开拓新市场,尝试新业态,中小微外贸企业顺应市场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中小微外贸企业的竞争力来自哪里?专家分析,中小微企业灵活多变,能够顺应市场需求快速作出调整,是其重要的生存之道。
积极开拓新市场。华北地区一家从事机械配件外贸出口的小企业负责人表示,2021年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的第二年,企业在巩固老客户的同时,也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并从传统线下渠道转移到线上平台进行推广,收获了不少中东、南美的新客户。到年底一算账,全年外贸出口交易额同比有所增长。
及时调整业务方向。华南地区一家消费电子产品外贸出口公司的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从2020年开始,公司在主营的3C消费电子类产品之外,增加了医疗用品、防疫物资的外贸出口。“这个举措使我们在主业表现不好的情况下,公司整体收益依然实现了较好增长。”该负责人说。
主动尝试新业态。一家从事办公设备外贸出口的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对跨境电商平台的依赖性很大,近两年平台的流量成本不断上升,倒逼企业另谋出路,建立自主的独立站,正逐步形成渠道和品牌。他认为,疫情加速了中国跨境贸易企业转向新兴渠道,例如以前大家会依赖Google、Facebook 等平台的投放来获客,现在很多同行已经把获客重心放到TikTok这样的短视频平台。“去年我们整体营业额增加50%以上,下一步我们将利用新媒体平台主动拓客,相信可以做出更好的业绩。”
赵萍分析,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实现增长得益于国内外环境的共同作用。一方面,外需不断走强,为国内产品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中国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球疫情反复的情况下,能以较稳定的供应链应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填补国际市场供给的空白,创造了更多的新增长点。“中小微企业规模较小,对于市场的最新变化有较强适应能力,能及时抓住外贸进出口的新机遇。”赵萍说,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形成许多产业集群,大量中小企业通过融入产业集群,利用产业生态优势获得技术、人力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外贸订单来源。
助中小微企业爬坡过坎
——今年RCEP生效将带来新机遇;有关部门将多措并举扶持中小微外贸企业发展
今年1月1日起,中国、东盟10国、日本、韩国等15个经济体共同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中小微外贸企业也纷纷把更多力量投向RCEP。
调查显示,去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RCEP区域收款金额同比增长20.7%,RCEP区域出口额前三位目的地国家为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增长率前三位目的地国家为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报告》认为,中小微出口RCEP区域活跃指数表现出较强韧性,随着RCEP正式生效,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RCEP区域贸易将释放出更大能量。
“中小微外贸企业可以利用RCEP‘零关税’的优惠协定税率降低进出口成本,使进出口商品都能获得更强有力的成本优势,更好满足市场需求。”赵萍说,RCEP生效后,贸易便利化程度也将得到大幅提升,能节约中小微外贸企业在通关方面的人力支出,更有利于其拓展市场。此外,RCEP原产地规则有利于大型跨国公司在区域内进行全产业链布局。中小微外贸企业将有更多机会融入全球供应链,从单打独斗转变为更好利用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有机遇,也有挑战。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总的来看,在去年6.05万亿美元规模、30%高速增长的基数之上,今年外贸稳增长的困难和压力前所未有。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综合成本上升,经营风险和压力处于高位,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有单不敢接”“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如何帮助中国的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继续爬坡过坎?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针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实际困难,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支持政策,帮助中小微外贸企业防风险、降成本、增活力。在防风险方面,商务部联合中国信保,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支持力度,扩大信保覆盖面。在降成本方面,与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密切协作,推动持续加快出口退税进度,优化退税服务,进一步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在增活力方面,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近期,我们还印发了《关于用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支持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通知》,鼓励各地用好服贸基金等直接融资手段,缓解外向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束珏婷介绍。接下来,商务部将落实好今年1月出台的稳外贸政策措施,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同时,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将减税降费等措施落实到位。此外,指导企业推动进口多元化,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原材料贸易渠道。“我们将多措并举,以政策的确定性帮助外贸企业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助力企业爬坡过坎,行稳致远。”束珏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