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也是北京画院建院65周年。为回溯北京画院与延安的一段特殊情缘,“延安→北京:北京画院院史研究展之一”3月25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式开展,以绘画和实物向观众讲述北京画院与延安薪火相传的历史。
一刀一木为群众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文艺创作“为群众的问题”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延安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内容和艺术风格,也为中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作为延安艺术人才聚集地的鲁艺,成为实践“为人民群众创作”的先锋阵地,开始探索更加适合群众的艺术创作主题和表现形式。群众形象、百姓生活、新的政策等素材在《讲话》精神的引领下开始成为延安地区主要的艺术创作内容,“剔黑成白”也逐渐成为延安版画创作的风格特点。
彼时,延安生活条件和创作环境都很艰苦,油画和国画等创作材料稀缺,木刻版画所需的工具最易获得。梨木板可就地取材,再加几把木刻刀就能自画自刻,并且快速印出张张相同的木刻画分发给群众,成为根据地最主要的美术创作方式。同时,木刻版画黑白色彩对比鲜明,画面语言生动写实,更加利于突出叙述性,用群众自己的形象和熟悉的内容来宣传新事物、新政策,成为当时重要的力量。
但当地群众并不喜欢也不太理解西方版画“黑乎乎”的面貌。延安的版画创作者们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从对西方版画现实主义风格的学习转向借鉴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融入中国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元素,使作品更加贴近群众的艺术趣味和审美习惯。“剔黑成白”这种黑白的转变不是简单的形式风格问题,更涉及老百姓的审美习惯以及作品“为了谁”的创作理念。
展览在一层展厅集中展现了北京画院几位老艺术家在延安时期的版画创作,如庄言的《前线归来》《前线》、邹雅的《掌握新武器,学习新文化》《扭秧歌》《攻城》、夏风的《小八路》《打谷场上》《秋收》等,力图再现他们从生活中取材、于小事中见大政、艺术服务群众的实践探索,以及在西方版画技法中融入民间传统艺术,平衡群众喜好与艺术本体的双重追求。
延安精神在生长
1957年5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北京画院正式成立,并逐步形成了一支“百花齐放”的画家队伍,其中一股重要的创作力量就来自延安。这些曾用木刻版画创作为革命助力的美术工作者们,带着为人民群众创作的艺术理念和情感相聚于北京画院。
二层展厅聚焦庄言、崔子范、邹雅、田零、辛莽、张仃、刘迅、夏风等8位老艺术家。他们中有为革命培养艺术人才的鲁艺教员,有心怀艺术理想的党政干部,更有冒着烽火远赴延安的爱国艺术青年。来到北京画院后,他们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新中国的建设,创作取材贴近群众,根据新生活的需求不断创新,探索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专注于国画、油画等创作。
展览中,庄言的《修船厂》、邹雅的《山谷新貌》、田零的《剥玉米》、夏风的《天寒心热》《出钢》等作品描绘了新中国建设中的劳动场景和山河巨变;崔子范在1987年为纪念北京画院创建三十周年而作的花鸟作品,体现了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延安的生活和经历培养了他们对人民的情感,铸就了他们艺术创作中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成为他们艺术之路上不断探索和变革的力量源泉。在他们的作品中,观众可以感受到这种来自延安的精神在扎根、生长。
“重新认识历史与审视自己,常常是在纪念中得到的。”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表示,本次展览是在文献的支撑下,将艺术家们早期的版画作品和此后不同时期的创作对照展出,呈现一个在历史沿革中变化的艺术轨迹,以视觉实证的方式揭示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与艺术发展的关系,与今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