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明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3月29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福建漳浦蔡氏:严义利 守志节(家风家训)

紫 玮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3月29日   第 07 版)

  在福建漳浦,有一个蔡氏家族,以出了两位清代帝师而留名青史。该家族的蔡世远、蔡新叔侄,秉承孝为本、德为先的祖训,为师鞠躬尽瘁,为官清正爱民,把廉洁作为家风教育的核心,以身作则,终生践行,形成薪火相传的清廉好家风。

  蔡世远,字闻之,号梁村,因世居漳浦梁山,后世称之为“梁山先生”。他是清康熙年间进士,乾隆帝师,历任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等职。蔡世远为人耿介敦厚,服丁忧期满,部胥以“超假”敲诈,他拒绝行贿,不惜去翰林院一职,拂袖归田。有一年漳州、泉州两地饥荒,他募集善款买米救济灾民,还恳请浙江巡抚放宽口禁,便于粮食运至两地,缓解灾情。他回乡后设族规,置大小宗祭田,资助孤寡老疾,乡人受感化,二十余年无赌徒。

  当官必须廉洁,不廉洁的官宁可不当,这是蔡世远秉持的信念。这种信念的来源与其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蔡世远的父亲蔡璧饱读诗书,为人方正耿介,四壁萧然而廉于取利,以善教而闻名。蔡世远的母亲常教诲儿子们:“汝等须诚以物躬,谦以待人,廉以养德,毋以诈御物,毋以气加人,毋取一毫非分之取。”蔡世远每月有钱财拿回家,母亲都要认真询问钱是哪来的,得知钱财来路正当,才欣慰地说:“吾欲汝等食菜根无忘先人遗训也!”

  蔡世远一生所得俸禄多半资助贫苦之人,病逝时,除了几袭旧衣,别无财物,以致家人无力发丧。为此,雍正震悼,特赐白银五百两,诸皇子、同僚大臣也助银发丧。蔡世远次子蔡长沄,曾官至兵部侍郎,廉明有为,政绩突出。去世之日,囊中没有剩钱,竹匣内有旧衣,举朝嗟叹:“不愧为文勤(蔡世远)的儿子啊!”

  蔡世远曾写下《庚子秋帖示族中子弟》,强调“严义利之辨”“醇此孝恭之念,守其廉洁之操”“今日强毅立志,终身守此不移”;还写下《跋祖祠规条》,教育家人“勿贪其非有”。蔡世远家训对族中子弟影响深远,侄子蔡新深受熏陶。

  蔡新为乾隆年间进士,拜文华殿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四库全书》馆总裁、太子太傅,是嘉庆帝的老师。他虽官居高位,返乡却从不摆衣锦还乡的架势,仅乘坐一顶小轿子。家乡下布村与相邻的溪南村发生纠纷,族人希望他借助官府力量为本村撑腰,他却告诫说:“有万世溪南,无百年宰相。”

  蔡新为官时以谦虚谨慎、清廉正直备受称颂,致仕回漳浦后,平易待人,敬老爱少,尊重地方官吏,遇见乡民都执礼甚恭。他教育族人低调做人、谨慎处世,因而家族亲属与乡邻和睦相处,少有违法乱纪的事情发生。

  蔡新继承蔡世远家训,在“守志节”的基础上,强调要修身养性。他提出为官要修心、养心,才能“笃操持”“不为利疾”,一身正气。蔡新的言论被后人整理汇编成《蔡新家训》。在良好家风家训的长期浸润下,蔡氏一族人才辈出,贤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