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悦读空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3月17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一海情澜从头看

□ 赵 彤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3月17日   第 07 版)

  看到封面上《梦见:周振天创作艺术论》书名及“汪守德著”的字样,我顿感亲切。

  结识两位师长已有20余年。在电视节目研讨会和评选工作会上,我时常能听闻汪守德对电视剧剧本、作品和现象的深入分析与精彩点评,也有幸多次参加周振天创作及他指导创作的作品论证与座谈,获益良多。

  海军是周振天成长的摇篮,也是他的创作基地。在他的作品集中,海军题材的戏剧、电影、电视剧多达19部,也是比较出彩的作品。剧情中,有刘公岛战败的废墟,有探索“郑和水道”的潜行,有靶标兵独守小岛的孤寂,有中国舰队划破亚丁湾的威武,让我们看到从新中国成立到新时代,人民海军从旧船小艇到巨舰编队、从黄水近岸驶向蔚蓝远洋的剧变。

  改革开放前,《怒海轻骑》《无名岛》《海鹰》《水手长的故事》等电影以战写军,打击蒋帮、解放岛屿是故事主要内容,海军官兵的社会关系和个性心理比较简约。

  周振天的海军故事从改革开放讲起,从《天涯并不遥远》中陆晓光在海水中捞起洋垃圾、《蓝鲸紧急出动》中陶五福为家人存罐头这些细节,可以看到海军建设的外在社会环境在变化;从《敬礼,我的教官》中学员章章直言“不能再沉醉于小艇打大舰的光荣历史”、《驱逐舰舰长》中年龄大学历低的老舰长严同山与硕士舰长高迈呈现出的“队友加对手”的关系中,也可以觉察出海军面临着新军事变革的考验。

  海军故事的矛盾冲突,不再是用落后装备对阵优势强敌,而是转移到和平年代精神强军和装备强军上来。2014年的《舰在亚丁湾》开掘了中国海军履行国际义务执行海外行动的新故事,将海军题材创作推进到“国家利益、国际义务在哪里,我们的海军就在哪里”的新阶段。

  如果用“潮起潮落永不停息的一海情澜”这句歌词来形容周振天的创作与情怀,那么汪守德撰写的《梦见》,可以说是对一海情澜的整体性梳理。

  疏通知远是汪守德撰著《梦见》的结构之法。汪守德以周振天的总体创作经历为干,将门类作品集合为枝,在一类创作总目下再按时间前后分叶,构建起一个干通枝繁叶茂的树冠状的评析系统,将周振天多面、多产、分期又有同期的创作历程,梳理得眉目清晰,通而不紊、贯而不蔓。

  爬罗剔抉是汪守德对周振天创作逐一分析的力道所在。《梦见》含括各类作品53部,每一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构思、情节内容、社会反响都得到细致的陈述。尽管有网络之便,要把握如此大量的影像和文字资料,所耗费的工夫也是巨大的。何况,这38万字的撰著者已年近七旬。

  众端参观是汪守德在《梦见》中运用的评述之法。《梦见》对周振天作品涉及到的小说、话剧、电影、电视剧、专题片五种体裁,都有厚知灼见,体现了他的学识和博识。在己评之外,广征博引当时各项艺术门类专家学者的品评判断。令人感佩的是,对于周振天创作不足的评论都归于己评文字,而不与他评相系。

  为让读者更准确地把握周振天的艺术观,《梦见》以专章的形式,将周振天40余年的创作体会、经验总结和价值追求汇集成第十二章《镜鉴——作为创作者的艺术观》。此章固然可以看作是汪守德对周振天艺术观的总述,却未必就不是汪守德的艺术观所在。

  久久为功。久耕于艺术评论领域的汪守德,综览众域、积渐累年;久立于创作一线的周振天,文涉诸体、多所建树。一海情澜从头看,《梦见》中有高山流水之意,有殊途同归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