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特刊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2月05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相约北京 共向未来

——主创团队谈开幕式创意

本报记者 刘硕阳 陶相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2月05日   第 07 版)

  由所有代表团共同组成的雪花“变身”成为主火炬,4组轮滑运动员在冰面之上留下“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轨迹,从运动员走过的冰雪“中国门”,到盛大焰火组成的“迎客松”造型……4日晚,北京再度为世界奉献了一场震撼而精彩的奥运会开幕式,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也处处彰显着“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用纯净的冰面和洁白的雪花描绘出人类一起奔赴的未来,则体现着开幕式主创团队的匠心独运。

  “世界各地的观众,希望通过开幕式来了解东道主的风土人情,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因为十几年前我们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成功地展现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常宇介绍,最终导演团队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线,着重讲述未来的故事,“阐述中国对于现在世界的理解,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将它们用艺术化的手段展现出来。”

  《致敬人民》的环节中,24名大学生在冰面上充满动感的滑行之后,在冰面上留下“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清晰轨迹,奥林匹克格言更加深入人心,也将观众的思绪牵回了2018年平昌冬奥会时的“北京8分钟”现场。“虽然同样是8分钟的滑行,但是冬奥会开幕式中的滑行在技术和风格上都进行了更新,”开闭幕式分场导演陶雯婷介绍。

  “除了滑行之外,我们在演员的手臂上加入了街舞动作,来表现出青春和活力,与此同时,他们又要配合场内充满旋律和浪漫色彩的音乐歌曲,”陶雯婷介绍,这种略显“矛盾”的要求给体育专业的学生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体育专业学生的肌肉、力量等条件已经定型,但是街舞等舞蹈又要求每一小块都能够灵活控制,所以我们在训练中也给他们加入了很多协调性的练习,同时筛选出他们既能完成、滑出相应轨迹,又能达到青春活力效果的动作。”

  各代表团的运动员入场后,代表他们的每一块雪花牌汇聚成一片大雪花,从而构建出由所有参赛代表团共同组成的雪花台,这样的设计,从理念和现场效果都令人拍案叫绝。雪花牌汇聚环节由分场导演王媛媛负责,“所有代表团的引导员同时都身兼演员的角色,她们全部是北京舞蹈学院的大一新生。”在王媛媛看来,“汇聚”的概念是这段表演中最为核心的表达,对于导演来说,如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这一概念至关重要。因此,表演的创意和计划也经历了反复修改,最终呈现给世界最好的模样。

  本次开幕式将放飞和平鸽的传统仪式与主题歌结合在一起。孩子们拿着一只只可爱的发光小鸽子自由欢愉地奔跑,与脚下晶莹闪亮的“星星雪花”嬉戏互动,展现出无拘无束的天真烂漫。这一亮点,其实源于主创团队的“灵光乍现”。“之前总导演一直对放飞和平鸽的环节不太满意,有一次彩排时,我们在四楼看到等待排练的孩子们非常高兴地你追我跑,追着地上的雪花图像玩,这恰恰是我们想要表现的场景,总导演当时就觉得非常好,结合先进的人工智能动作捕捉技术,最终呈现出开幕式时的演出。”常宇透露。

  作为奥林匹克格言新加入的内容,“更团结”也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主题异曲同工。“希望能够通过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向世界展现出我们对于更团结的理解,也希望世界各国朋友在看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后,能够和我们感同身受,对于更团结的世界、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了更加深刻的领会,”常宇说。